散文賦《小園賦》原文與翻譯、賞析
[北周] 庾 信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②;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③。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坐④;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⑤。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⑥;綠墀青瑣,西漢王根之宅⑦。余有數畝敝廬,寂寞人外⑧,聊以擬伏臘⑨,聊以避風霜。雖復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⑩;潘岳面城,且適閑居之樂(11)。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于輪軒(12);爰居避風,本無情于鐘鼓(13)。陸機則兄弟同居(14),韓康則舅甥不別(15),蝸角蚊睫(16),又足相容者也。
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鑿坯(17)。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18),書名《玉杯》(19)。有棠梨而無館(20),足酸棗而非臺(21)。猶得攲側八九丈(22),縱橫數十步;榆柳三兩行,梨桃百余樹。撥蒙密兮見窗(23),行攲斜兮得路(24)。蟬有翳兮不驚(25),雉無羅兮何懼(26)! 草樹混淆,枝格相交(27)。山為簣覆(28),地有堂坳(29)。藏貍并窟(30),乳鵲重巢(31)。連珠細茵(32),長柄寒匏(33)。可以療饑,可以棲遲(34)。崎嶇兮狹室(35),穿漏兮茅茨(36)。檐直倚而妨帽(37),戶平行而礙眉(38)。坐帳無鶴(39),支床有龜(40)。鳥多閑暇,花隨四時。心則歷陵枯木(41),發則睢陽亂絲(42)。非夏日而可畏(43),異秋天而可悲(44)。
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云氣蔭于叢蓍(45),金精養于秋菊(46)。棗酸梨酢(47),桃榹李薁(48)。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49),是謂愚公之谷(50)。試偃息于茂林(51),乃久羨于抽簪(52)。雖有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恒沉(53)。三春負鋤相識(54),五月披裘見尋(55)。問葛洪之藥性(56),訪京房之卜林(57)。草無忘憂之意(58),花無長樂之心(59)。鳥何事而逐酒(60)?魚何情而聽琴(61)?
加以寒暑異令,乖違德性(62)。崔骃以不樂損年(63),吳質以長愁養病(64)。鎮宅神以薶石(65),厭山精而照鏡(66)。屢動莊舄之吟(67),幾行魏顆之命(68)。薄晚閑閨(69),老幼相攜;蓬頭王霸之子(70),椎髻梁鴻之妻(71)。燋麥兩甕(72),寒菜一畦(73)。風騷騷而樹急(74),天慘慘而云低。聚空倉而雀噪,驚懶婦而蟬嘶(75)。
昔草濫于吹噓(76),藉《文言》之慶余(77)。門有通德(78),家承賜書(79)。或陪玄武之觀(80),時參鳳凰之墟(81)。觀受釐于宣室(82),賦《長楊》于直廬(83)。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84),大盜潛移(85),長離永滅。摧直轡于三危(86),碎平途于九折(87)。荊軻有寒水之悲(88),蘇武有秋風之別(89)。關山則風月凄愴(90),隴水則肝腸斷絕(91)。龜言此地之寒(92),鶴訝今年之雪(93)。百齡兮倏忽(94),光華兮已晚(95)。不雪雁門之踦(96),先念鴻陸之遠(97)。非淮海兮可變(98),非金丹兮能轉(99)。不暴骨于龍門(100),終低頭于馬坂(101)。諒天造兮昧昧(102),嗟生民兮渾渾(103)。
〔注釋〕
①本篇選自庾信《庾子山集》。②巢父,相傳為堯時的隱士。不營世利,年老在樹上筑巢而寢止,故稱巢父。③壺公,東漢時賣藥者,相傳他懸一壺空屋中,晚上便睡在壺中。④管寧,字幼安,三國時人,避亂隱居遼東三十余年不做官,他常坐在一張藜床上,把藜床坐穿了。藜(li黎),草本植物,其莖甚韌,可制床。⑤嵇康,字叔夜,三國時魏人,“竹林七賢”之一,喜歡打鐵。鍛灶,打鐵用的灶爐,白天鍛煉,晚上利用余熱當炕睡。⑥連闥,門戶一個連著一個。洞房,深邃的房屋。樊重,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光武帝的舅父。他家房屋很多,都是高堂大廈。第,舊時官僚的大宅子。⑦墀(chi遲),階。青鎖,刻在大門上的青色的連環形花紋。王根,漢元后庶弟,封曲陽侯,居宅極奢華。⑧寂寞人外,冷冷清清地處于人世之外。⑨伏臘,夏冬兩季最熱和最冷的時節。擬伏臘,意為對付寒暑。⑩晏嬰,春秋時齊國大夫。他生活儉樸,住宅狹小,靠近鬧市,并說:“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這兩句說,我雖也像晏嬰那樣住近鬧市,但并非為了朝夕求利。(11)潘岳,西晉詩人,罷官后閑居洛陽。曾作《閑居賦》,內有“陪京泝伊,面郊后市”句。(12)黃鶴戒露,周處《風土記》說,鶴警惕性很高,夜晚群宿,聽到草上露珠滴落聲便高鳴報警。輪軒,古代大夫乘的車,春秋時,衛懿公曾給鶴乘大夫坐的車。這兩句說,黃鶴因露珠滴落而報警,并非想乘大夫坐的輪軒。(13)爰居,大海鳥。《國語·魯語》說,柳下惠看到魯國人敲鐘打鼓祭一只歇在城外的大海鳥爰居,便說:這鳥是避海風來的,對鐘鼓并不感興趣。(14)“陸機”句,陸機、陸云兄弟由家鄉去洛陽做官,同居在三間瓦屋里。(15)“韓康”句,東晉殷浩貶往遠方,其甥韓康伯也跟著同去。作者由江南流落長安,故借陸機、韓康伯自比。(16)蝸角,蝸牛角。蚊睫,蚊子的眼睫毛。蝸角蚊睫,均形容居處狹小。(17)爾乃,于是。窟室,泥土墻的屋子。坯,土墻。《淮南子·齊俗訓》說,魯國國君使人用幣去請顏闔為相,顏闔“鑿坯”而逃。(18)琴號珠柱,用珍珠裝飾琴柱的琴名叫珠柱。(19)《玉杯》,西漢董仲舒寫春秋之事的書。(20)棠梨,漢甘泉宮里有棠梨館。(21)酸棗,古縣名,在今河南延津西南。附近有韓王望氣臺。(22)攲側,歪斜。(23)撥蒙,撥開茂密的樹枝葉。(24)攲斜,彎曲小路。(25)“蟬有翳”句,蟬因有茂密的樹葉遮蔽,故有人走近它,它也不驚怕。(26)“雉無羅”句,野雞因無羅網捕捉它,故無所懼怕。(27)枝格,高樹上的長枝。(28)簣(kui愧),盛土的竹筐。山為簣覆,園中小山,像是一筐土堆成的。(29)堂坳,堂前小洼塘。以上二句極言其園之小。(30)“藏貍”句,幾只野貓藏在一個洞里。(31)“乳鵲”句,小鵲在做窩。重巢,壘巢,做窠。(32)“連珠”句,布滿露珠的細草地就像席子一樣。(33)長柄寒匏,長把葫蘆。(34)棲遲,停留,休息。(35)崎嶇(qiqu欺區),同“崎嶇”,傾斜的樣子。(36)茅茨(ci祠),茅草屋。(37)“檐直”句,檐下直立便會碰帽子。(38)“戶平”句,直著身子進門就會撞著眉額。(39)“坐帳”句,《神仙傳》說,會稽人介象,有仙術。吳王召他去武昌,為他做綺繡帳幕供他。他到武昌后中午便死了。到傍晚,人們看到他已在建業(南京)。吳王為之立廟祭他,常有白鶴立在神座上徘徊后飛去。這里是說,自己沒有介象的仙術,不能坐鶴返回建業。(40)“支床”句,《史記·龜策列傳》說,南方一老人用烏龜墊床腳,二十余年,老人死,龜猶不死。這里是說,自己在長安就像墊在床腳下的烏龜一樣難受。(41)歷陵,縣名,在今江西九江東。縣中有一枯樹,西晉永嘉年間復活繁茂起來。這句說自己心如枯木。(42)睢(sui雖)陽,縣名,在今河南商丘南。春秋時屬宋國國土,宋人墨翟看到白色的絲被染成黃色黑色便感嘆起來。(43)“非夏日”句,春秋時晉國人以為,晉大臣趙盾如夏日一樣可畏。(44)“異秋天”句,宋玉《九辯》有“悲哉! 秋之為氣也”句。(45)“云氣”句,《史記·龜策列傳》說,蓍草長滿百莖者,下有神龜守護,上有青云覆蓋。蓍(shi師),古代供占卜用的草。(46)“金精”句,《玉函方》說,九月上寅日采的甘菊,名為金精。(47)酢,古“醋”字。(48)榹(si思)山桃。薁(yu郁),酸李。以上四句寫小園中草花果樹的茂密。(49)野人,指躬耕田野,不問政治的人。(50)愚公之谷,《說苑·政理》說,齊桓公打獵至一山谷中,問一老人這山谷的名稱,老人說,這叫愚公之谷,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51)偃息,休息。(52)簪,古代用金屬或玉石、骨頭制成的條狀別住頭發的飾物。抽簪,在此是棄官的意思。(53)“實無水”句,《莊子·則陽》郭象注:“人中隱者,臂無水而沉,陸沉。”(54)“三春”句,《高士傳》說,魏人林類,年近百歲,三月間在田野里拾穗唱歌,孔子看到后教學生與他交往。(55)“五月”句,《高士傳》說,吳國延陵季子出游,見一披裘衣打柴,他身旁地上有一塊黃金,便叫打柴人把黃金拾起來。打柴人大怒說,我五月里披裘打柴,怎可拾人家黃金呢?(56)葛洪,字稚川,東晉丹陽句容(在今江蘇)人。崇信道教,愛好神仙導養之術。著有《抱樸子》,他在《自敘》中說,“其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57)京房,字君明,是西漢今文《易》學“京氏學”的創始人。善于占卜。卜林,占卜的學問。林,會聚,此處引申為學問。(58)忘憂,草名,即萱草,一名紫萱。(59)長樂,指長樂花,即紫花。(60)“鳥何事”句,《莊子·至樂》說,魯國國君把一只海鳥捉來供在廟里,給它奏樂供酒肉,鳥不敢食,三日而死。(61)“魚何情”句,《韓詩外傳》說,伯牙臨淵彈琴,深水中的魚會浮上來聽琴。(62)“加以”二句說,加上北方的寒暑季節與南方不一樣,人的秉性道德也和我牴牾不合。(63)“崔骃(yin陰)”句,崔骃做車騎將軍竇憲的府掾,對竇憲弄權驕恣多次勸諫,被竇調離府掾出為長岑長。骃拒不赴任,抑郁死于家中。(64)“吳質”句,吳質,三國時魏人,為曹丕好友。他寫信給曹丕說:“質己四十二矣,白發生鬢,所慮日深,實不復若平日之時也。”以上二句說自己不如意,終日愁病,終將短命。(65)“鎮宅”句,古人以為,在房屋四角處各埋一塊石塊,家里就沒有鬼了。薶(mai埋),“埋”的古字。填埋。(66)厭,鎮,抑制。《抱樸子·登涉》說,萬物老了能成精,精會變成人形出來作怪,但在鏡子里它又會現原形。(67)莊舄(xi細),戰國時越國人,在楚國做官。病時因思念故鄉而用家鄉語呻吟。(68)魏顆之命,春秋時晉國大臣魏犨(chou抽)有個愛妾,犨初病時命兒子魏顆,日后將她嫁人,至病重臨死時又命把她殉葬。犨死后,魏顆說,人病重的思緒混亂,我服從他清醒時的指示。于是把父妾嫁人了。(69)薄晚,傍晚。(70)“蓬頭”句,《后漢書·列女傳》說,東漢王霸的好友令狐子伯父子做了大官,王霸的兒子蓬著頭慚愧得不好意思見令狐子伯的兒子。此處僅取蓬頭不仕之意。(71)椎(zhui追)髻,極簡便的發型。《后漢書·逸民傳》載,東漢孟光嫁梁鴻時,打扮得很華麗,梁鴻為此七天不與孟光說話。后來孟光改穿布衣,頭上改梳椎髻,梁鴻才大喜。(72)燋,同“焦”。燋麥,陳麥。(73)畦(qi其),一塊田的面積。以上二句極言小園之家清寒簡陋。(74)騷騷,風聲。(75)懶婦,指促織,即蟋蟀。(76)昔,指自己在梁朝為官時。草濫于吹噓,即濫竽充數。(77)藉,憑借。《易·乾卦·文言》有“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句。(78)“門有”句,《后漢書·鄭玄傳》說,鄭玄學識淵博,不肯做官。北海相孔融很敬重他,特為他設置了鄭公鄉,并擴大鄭玄的門,名謂“通德門”。(79)賜書,皇帝賜予的書籍。《漢書·敘傳》說,班固的父親班彪及伯父班嗣“共游學,家有賜書”。庾信的父親庾肩吾及伯父庾於陵都有文名,并受寵于朝廷。(80)玄武,指玄武闕,漢宮闕,在長安未央宮北。(81)鳳凰,指漢鳳凰殿。此處均指南朝梁的宮殿。(82)受釐(xi息),皇帝接受祭祀后分來的肉。宣室,漢未央宮前正殿。(83)“賦《長楊》”句,漢代揚雄常侍從成帝,曾作《長楊賦》。直廬,臣子入宮等待召見時的歇宿處。(84)“山崩”二句,形容梁朝喪亂。(85)大盜潛移,指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亂起,梁朝滅亡。(86)“摧直”句說,在三危山上駕車直跑,便會招致摧敗。三危,古代西方山名。(87)“碎平途”句說,把九折危途當作平坦大道,走就會帶來災禍。九折,九折坂,在四川邛崍(qiong lai窮來)。(88)“荊軻”句,《史記·刺客列傳》說,荊軻為燕太子丹入秦刺秦王。太子丹在易水邊為荊軻餞行。荊軻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此句言自己一別故國,便成永訣。(89)“蘇武”句,《漢書·蘇武傳》載,蘇武出使匈奴,被強留匈奴十九年始歸漢。此句喻自己被強留西魏不得南歸。(90)“關山”句,漢樂府有《關山月》曲,內容多寫離別感傷之情。(91)“隴水”句,漢樂府《隴頭歌辭》有“遙望秦川,肝腸斷絕”句。(92)“龜言”句,《水經注》,前秦苻堅建元十二年,高陸縣百姓穿井得一烏龜,大二尺六寸。苻堅養了十六年,龜死,苻堅取其甲問吉兇,名之為客龜。太卜佐高夢龜言:“我將歸江南,不遇,死于秦。”這句作者以客龜自喻。(93)“鶴訝”句,劉敬叔《異苑》說,晉太康二年冬,大雪,南州人見兩只白鶴在橋下對話說:“今茲寒,不減堯崩年也。”這句把梁元帝之死比作堯死。崩,皇帝死。(94)倏(shu舒)忽,極快消逝。(95)光華,年華。(96)雪,洗除。踦(ji機),壞運氣。雁門之踦,《漢書·段會宗傳》,漢段會宗為沛郡守,后降職為雁門都護,繼而免職,后又復職為都護。谷永為此寫信勸戒他說:“愿吾子因循舊貫,毋求奇功,終更亟還,亦足以復雁門之踦。”(97)鴻陸,《易·漸卦》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句。意思是,鴻鳥飛離了陸地,遠行的征人不再回頭了。作者以此喻自己不能再回江南了。(98)“非淮海”句,《國語·晉語》趙簡子說:“雀入海為蛤,雉入淮為蜃,黿、鼉、魚、鱉莫不能化。惟人不能,悲夫!”(99)“非金丹”句,《抱樸子》說:“金丹有一轉至九轉之法。”金丹,是古方士用金石燒煉而成的藥,以為人服此藥即可成仙。以上二句說,自己不能像雀蛤金丹等物那樣轉化。(100)“不暴骨”句,《三秦記》載,黃河水流過龍門山甚急,魚能逆水而上去的便化為龍,上不去的“點額暴腮而返”。(101)“終低頭”句,《戰國策·楚策》說,善于相馬的伯樂,路過馬坂,有一匹拉鹽車的千里馬,見到伯樂就鳴叫起來。(102)諒,確實。天造昧昧,天道昏暗。(103)渾渾,糊里糊涂地生活在昏暗社會中。
〔分析〕
《小園賦》是庾信后期羈身北朝時的作品。賦文分前后兩部分,前部分從小園落筆,寫園屋的情趣;后部分由園及情,抒寫作者的鄉關之思。
讀者首先必須明白:庾信離開江陵去西魏,走在路上,梁朝就被西魏軍滅亡了。因他文名已盛,故一到西魏,便被留下做了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大都督等官。爾后,他的官越做越大。因此,他在北朝住的房子,自是“綠墀青瑣”、“連闥洞房”的官邸。而此文中所描寫的小園,可能是他休假時的一處住所,但實際情況,決不會像文中所寫的那樣簡陋;也有可能純出于虛擬。不管怎樣,本文主要不是寫實,而是表現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這小園陋屋有兩個特點:一是,屋室狹小簡陋。茅草屋頂,泥土墻,門戶像個洞,進門必須側著身子低著頭,否則門楣便會碰掉帽子撞痛頭。是名副其實的僅能“容身”的“窟室”。屋中陳設,除了書和琴以外,其余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二是,屋外小園環境幽靜而富有生氣。走出小屋,生機盎然。榆柳扶疏,花草鮮妍,瓜果累累。蟬、雉、貍、魚等小動物,與人共處,不懼不驚,自閑自得。如此小園,宛然是一處世外桃源,如得身處其中卻也陶然自樂。
其實,這只是表面一層,它還有深的一層,那就是通過小園景物的描寫,托物寓意,以反襯作者自己的心境和情思。寫“數畝敝廬,寂寞人外”,正為反襯自己對現居的與顯貴為鄰的官邸的厭惡;寫小動物的自由自在,因無知而自得其樂,正為反襯自己的不自由不自在,因有知而痛苦;寫“榆柳三兩行”、“花隨四時”,正為反襯自己“心則歷陵枯木,發則睢陽亂絲”。他喜愛這簡陋的小屋,茂美的花木,多趣的小動物,希望作它們的伙伴,和它們永遠相處。這是因為,它們不但給主人帶來了生意和情趣,使主人能在茫茫的苦海之中得到一點精神上的慰藉和快樂。而且,從這小園陋屋的幻影中,他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巢父、壺公、管寧、嵇康等眾多他所仰慕的人。而這些人之所以受他仰慕,就因為他們不但樂于清平,甘居陋屋,而且徹底擺脫了榮辱利祿的纏繞,成了不知何為痛苦而精神長樂的人。其實,庾信并不真的厭惡榮華利祿,追求隱逸清寒的生活。他對自己早年在梁朝所受的恩榮是那樣地念念不忘便是例證。今天他這樣厭惡自身正在享受著的榮利,是因為這榮利不是來自他的故國梁朝,而是來自敵國魏、周。因此,這樣的榮利越高,他內心的痛苦便越深。由此更反襯出他思念故國之情,是何等之深。
由于主人愁苦過深,更由于這小園陋屋是在遠離故國的北朝。他想到自己現居的官邸時,對這小園小屋自是無限深情;但一想到這小園小屋并不在故國時,他又感到這園中的一切是那么地無情,芳草不能使他忘憂,鮮花不能使他喜悅,鳥鳴不能給他解愁,因又感到“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云低”,情景一片凄然了。
賦文的后半部轉為直接抒寫其故國之思。他祖有慶余,門有通德,家有賜書,自己更身受大恩。梁朝給他庾家的恩榮,是他肝腦涂地也難報萬一的。如今,梁朝“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這怎能不使他“屢動莊舄之吟,幾行魏顆之命”呢?
文寫小園,實寫故國之思。而這故國之思的感情又是復雜的。對于這種感情,他既沒有直接而具體地描寫,也沒有抽象地抒發議論,而是憑著自己淵博的學識,構思了小園陋屋這一具體的場景,借助象征、反襯、比擬等多種手法,或紀史、或敘事、或寫景,把自己的感情,形象而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給讀者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之感。其藝術匠心自是非同一般。
〔評說〕
倪璠《庾子山集注》:“《小園賦》者,傷其屈仕魏、周,愿為隱居而不可得也。其文既異潘岳之《閑居》,亦非仲長之《樂志》。以鄉關之思,發為哀怨之辭者也。”
許梿《六朝文絜》:“此賦前半俱從小園落想,后半以鄉關之思,為哀怨之詞。近人摹擬是題,一味寫景賦物,失之遠已。”
李調元《賦話》:“庾信《小園賦》,故園舊都之感,惓惓于懷,不似沈隱侯賦郊居,盛虧其亭榭之美,游賞之適,頓忘為家令時也。江總持修心賦,悔心忽動,有托而逃禪,亦可閔惜。但子山以出使見羈,總持以生降委贄,故詞旨之顯隱不同,而人品亦于此判矣。”
浦起龍《古文眉詮》:“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彼惟研揣為工,聲律為協者,辭焉而已。如此篇,國難家屯,夾發雙行,敘經議緯,抑揚縱扼,上可副史館,下可具譜牒,賦未有功用若斯之盛者。尚何愧于詩人之旨乎? 即以辭論,亦所謂麗而能典,煥乎五色之成章,紛平八音之繁會者也。”
上一篇:詩詞·散曲《將仲子》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山中寡婦》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