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柳宗元·桐葉封弟辨①
古之傳者有言: 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曰: “以封汝②。” 周公入賀。王曰: “戲也。” 周公曰: “天子不可戲。” 乃封小弱弟于唐③。
吾意不然。王之弟當封邪,周公宜以時言于王,不待其戲而賀以成之也; 不當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戲,以地以人與小弱弟者為之主,其得為圣乎? 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茍焉而已,必從而成之邪?設有不幸,王以桐葉戲婦寺④,亦將舉而從之乎?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設未得其當,十易之不為病; 要于其當,不可使易也,而況以其戲乎! 若戲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過也⑤。吾意周公輔成王,宜以道,從容優樂,要歸之大中而已⑥,必不逢其失而為之辭。又不當束縛之,馳驟之⑦,使若牛馬然,急則敗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況號為君臣者邪! 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⑧,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 “封唐叔,史佚成之⑨。”
【注釋】 ①桐葉封弟:史傳周成王把桐葉削成珪(gui)形給弟弟叔虞,作為封地的憑據。辨: 也作“辯”,辨明是非之議論文。②傳 (zhuan): 書傳。指《呂氏春秋》和《說苑》中均載有成王戲以桐葉封弟,周公促成的事。成王: 周成王,姓姬,名誦,周武王的兒子。即位時年幼,由叔叔周公攝政。小弱弟: 小弟弟,指叔虞。封: 帝王賜給臣子土地或爵位。③唐: 古國名,今山西翼城縣西。④婦寺: 婦人和太監。⑤遂過: 鑄成過錯。遂,成。⑥大中: 正大適中。⑦馳驟: 奔馳,指忙碌不停。⑧缺缺: 小聰明。⑨唐叔: 即叔虞。史佚 (yi): 周武王時的史官。《史記·晉世家》載,史佚促成桐葉封弟的故事。
【譯文】 古書上記載說: 周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樹葉跟小弟弟開玩笑,說:“把它封給你。” 周公進去祝賀。成王說: “我是開玩笑的。” 周公說: “天子不可以開玩笑。” 于是,成王把唐地封給了小弟弟。
我認為事情不會是這樣的,成王的弟弟應該受封的話,周公就應當及時向成王說,不應該等到他開玩笑時才用祝賀的方式來促成它; 不應該受封的話,周公竟促成了他那不合適的玩笑,把土地和百姓給予了小弟弟,讓他做了君主,周公這樣做能算是圣人嗎? 況且周公只是認為君王說話不能隨便罷了,難道一定得要遵從辦成這件事嗎?假設有這樣不幸的事,成王把削成珪形的桐樹葉跟婦人和太監開玩笑,周公也會提出來照辦嗎?
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他的行為怎么樣。假設他做得不恰當,即使多次改變它也不算是缺點,關鍵在于是不是恰當,恰當就使它不能更改,何況是用它來開玩笑的呢! 假若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照辦,這就是周公在教成王鑄成過錯啊,我想周公輔佐成王,應當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導他,使他的舉止行動以至玩笑作樂都要符合 “中庸” 之道就行了,必定不會去逢迎他的過失,為他巧言辯解。又不應該管束成王太嚴,使他終日忙碌不停,對他像牛馬那樣,管束太緊太嚴就要壞事。況且在一家人中父子之間,還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自我約束,何況名分上是君臣關系呢! 這只是小丈夫耍小聰明做的事,不是周公應該采用的方法,所以這種說法不能相信。
有的史書記載說: “封唐叔的事,是史佚促成的。”
【鑒賞】 《呂氏春秋》和《史記》對周成王以桐葉封小弱弟的故事有不同的記載,柳宗元在這篇辨偽文章中借題發揮,認為周公不當做也不會做這類事,說明君主的言行應該仔細考慮,“不可戲”,可以修改,直至正確。而重臣則不能用巧言逢迎君主,也不應當操之過急,要耐心地啟發誘導,使君主走上正確的道路。
文章上半篇是駁論,下半篇是立論,批駁了把君主言行絕對化的所謂 “天子無戲言” 的謬論,并借古喻今,揭露了唐代某些政治勢力企圖利用這一謬論來把持朝政的陰謀。指出君主言行不當,“十易之不為病”。文章立意新穎,結構嚴謹。
上一篇:《古文觀止·陶淵明·桃花源記》鑒賞
下一篇:《古文·楚人養狙》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