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唐順之·報劉一丈書
數千里外,得長者時賜一書,以慰長想,即亦甚幸矣; 何至更辱饋遺,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①?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
至以 “上下相孚②,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
且今之所謂孚者何哉? 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入③,而主者又不即出見,立廄中仆馬之間,惡氣襲衣袖,即饑寒毒熱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 “相公倦④,謝客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又不敢不來。夜披衣坐,聞雞鳴即起盥櫛⑤,走馬抵門。門者怒曰: “為誰?” 則曰: “昨日之客來?!眲t又怒曰: “何客之勤也!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 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曰: “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廄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見⑥,則驚走匍匐階下。主者曰: “進?!?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上所上壽金。主者故不受,則固請; 主者故固不受,則又固請。然后命吏納之。則又再拜,又故遲不起,起則五六揖始出。出,揖門者曰: “官人幸顧我⑦,他日來,幸亡阻我也!” 門者答揖。大喜,奔出。馬上遇所交識,即揚鞭語曰: “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即所交識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語人曰: “某也賢,某也賢。” 聞者亦心計交贊之。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長者謂仆能之乎?
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伏臘一刺之外⑧,即經年不往也。間道經其門,則亦掩耳閉目,躍馬疾走過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則仆之褊衷⑨。以此長不見悅于長吏⑩,仆則愈益不顧也。每大言曰: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長者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
【注釋】 ①長者:對年紀大的長輩的尊稱,這里指劉一丈。饋遺(kuiwei):贈送。不才: 自謙之辭,意思即不成材的人。②孚(fu): 信任。③刺: 謁見時用的名片。④相公:對宰相的一種稱呼,這里指權貴。⑤盥櫛(guanzhi): 梳洗。⑥南面: 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⑦官人: 這里是對守門人的尊稱。⑧歲時伏臘: 指一年中逢年過節的日子。歲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叫四時。伏臘,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臘日。⑨褊 (bian) 衷: 狹隘的心胸。⑩長吏: 即長官。
【譯文】 在幾千里之外能時常得到您的書信,我久久思念的心情得以慰藉,這已經讓人感到非常欣慰了,又怎么能更讓您破費饋贈禮物呢?這叫我用什么來報答您呢! 來信中情意極其深厚,表明您不曾忘了我的老父,也知道我的老父也深深地念記著你的緣故。
至于信中用 “上下之間要互相信任,才能品德應和職位相稱” 的話來勸勉我,那我確實是深有感觸的。我的才能品德與職位不相稱,我本來就了解這一點。至于說到上下之間不能相互信任的毛病,在我身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那么,現在所說的上下信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就是,從早到晚騎著馬去恭候在權貴的門前。當看門人故意刁難不肯進去稟報時,他就甜言蜜語,做出婦人的媚態,把藏在袖子里的金錢偷偷送給他。等到看門人拿著名片進去后,主人卻不立刻出來接見,他就只得站在馬棚里,處在仆人和馬群中間,臭氣熏著衣服,即便有不可忍受的饑寒或是悶熱,也不敢離開。等到傍晚,先前那個曾接受金錢的看門人出來,告訴客人說: “相公已經疲倦了,謝絕會客了,請客人明天再來吧。” 而明天又不敢不來。當天晚上披衣坐著,一聽到雞叫就連忙起來梳洗,然后騎馬趕去叫門。看門人怒問: “是哪個?” 他就回答說: “是昨天來過的那個客人又來了。” 看門人發怒道: “客人怎么來得這樣勤,哪有相公這個時候出來會客的道理?”他內心感到羞辱不已,強行忍耐著對他說: “沒有辦法啊,姑且讓我進去吧。” 看門人又得到了他送的金錢,才起身讓他進去。他又站在上次站過的馬棚中。好不容易主人出來,朝南面坐著傳喚他進去。他就誠惶誠恐地跑過去,趴在臺階下。主人說: “進來吧?!彼瓦B拜兩拜,故意遲遲不站起來,站起后就獻上進見的禮金。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只得一再請求。主人又故意不接受,他又得一再懇求。然后主人才叫手下人把禮金收下。他只得又接連跪拜,故意遲遲不起來。起身后又連作五六個揖后才出來。出來后,對看門人作揖說: “承蒙官人關照我,今后我再來,希望你不要阻攔我啊?!?看門人還了禮后,他就欣喜不已跑出去。騎著馬遇到他的熟人,就高舉馬鞭告訴他們說: “剛才我從相公家里出來,相公極其優待我,他真是優待我啊!” 而且還編造出當時的情狀。就連那些熟人也心里擔心相公真的厚待他。相公又偶爾稍微對人說道: “某人有才能,某人有才能?!?聽說的人也心里盤算著怎樣附和稱贊他。這就是世上所說的上下之間互相信任了。您說,我能這樣做嗎?
前面所說的那個有權有勢的人家,我除了逢年過節投張名片以外,就整年不去了。有時經過他的家門,也是捂住耳朵、閉上眼睛,快馬趕過去,好像有人在后面追趕一樣。這就是我偏狹的心胸。由此我長期以來得不到上級的歡心,而我則更加不在意了。常常還驕傲地說: “人生自有命運,我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罷了。” 您聽了我這樣的話,不會討厭我的迂腐吧?
【鑒賞】 《報劉一丈書》屬書信體散文,是宗臣的代表作。劉一丈的生平不詳,據文意似是作者父親的好友。作者在這封信中,以漫畫式的手法,淋漓盡致地揭露了當時封建士人奔走于權貴之門,寡廉鮮恥,極盡諂媚的丑態。同時對權奸及其奴才的赫赫氣焰、貪財納賄的卑劣行徑,也作了生動的描畫,以此來表明自己堅持傲岸不阿,決不同流合污的立身處世態度,作者憤世嫉俗之意溢于言表。
上一篇:《古文觀止·陶淵明·歸去來辭》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蘇軾·方山子傳》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