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積《哭張六并序》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張六子莊死矣!十一月十三日夜四更時,積用素服望其所居哭之,哭且為詩。明旦涕泣以書,使孤甥、老老致于柩前。②嗚呼哀哉!
欲視目已瞑,欲語口已噤,
欲動肉已寒,欲書手已硬。
惟有心上熱,惟有心上悲;
此熱須臾間,此悲無休時。
所悲孤兒寒,所悲孤兒饑。
苦苦復苦苦,此悲遂入土。
【注釋】 ①張六:字子莊,貧寒之士,作者的妹夫。②老老:祖母。此指作者外甥的祖母。
【譯文】 張六,字子莊,竟去世矣!十一月十三日夜四更時分,我穿戴了居喪的白色冠服,面向死者所居的方位遙祭泣吊,邊哭邊吟,成此詩章。明晨,我流著淚把詩寫出,讓孤苦的外甥和他的祖母把它放在靈柩前祭奠。嗚呼哀哉!
想再看一看孤兒老母,雙眼緊閉已不能睜;想再說幾句告慰的話語,合上的嘴巴不能出聲。想再活動筋骨坐起,尸體的血肉已經變冷;想再寫幾行字留給親人,雙手僵直也已變硬。惟有心頭留著一絲余熱,拋下孤兒老母實在不忍;惟有心中存著一點余悲,可憐孤兒老母今后何以為生。牽掛親人的心頭余熱,一瞬間就會消損;哀憐親人的心中余悲,卻要經受無休止的時辰。可悲的是剛懂事的幼兒,從此要遭受風雪的欺凌;可悲的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從此會煎熬于斷炊的饑困。死后的心頭還帶去深重悲苦,活著的親人悲苦則更加深沉;死了還要深懷這無限的悲哀,就此入土埋葬丟下親人。
【集評】 今·馬祖熙:“全詩哀音鎮紙,字字血淚,愴惻感人。序文也滿含哀思,對逝者的家境,逝世的日期以及和作者的關系,作了簡要的敘述,使詩意更加明顯。”(《宋詩鑒賞辭典》第275頁)
【總案】 這首悼亡之作,寫得別開生面,愴惻感人。所謂詞極凄苦,情極哀痛,字字如泣如血者。詩題《哭張六》,寫來卻是死者張六在哭。不寫生者悼念死者,而是從死者的心境著筆,設想死者的心理活動,寫出死者如何不忍存世的孤兒老母,卻帶著無限的悲苦同歸黃泉。生者之悲痛,從死者的角度寫出,倍覺委婉凄愴、情真意切、叩人心扉。用語修辭,幾處重疊、反復,句式有意相重,造成節奏音調上的頓挫回環,如訴如泣,哀音纏綿,強化了詩情的感染力。
上一篇:楊萬里《南溪早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羅與之《商歌三首(選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