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龔鼎孳·吃野草說》鑒賞
新雨后,綠蕪如發,園蔬葉葉,青滿畦徑。啟扉視之,知一年春事又將爛漫矣。家人間擷作羹①,劣得一飽。野香拂拂,從七箸間出,誠有如子瞻所謂飽霜雪之精味。
含土膏者獨憐此物沒蓬蒿中②,與貧士為伍,寒窗一嚼,勝十日太牢③,甚不可進于達官貴人、鐘鳴鼎食、芍藥饌④、硃砂羹之口⑤。今中原嗷嗷,道殣相望,雁糞榆皮,所在仰以為命。甚且折骨解肢,與烏鳶爭攫啄之利。吁! 可悲也。彼達官貴人日啖濃鮮,當翠袖,奉厄華茵,度夢時亦曾念及野人藜藿不繼無耶?
昔人曰: 民不可有此色,士大夫不可無此味。知言哉!
(《定山堂古文小品》)
作者由吃野菜而念及民生疾苦,遂大發感慨,對達官貴人玉食珍饈卻不體察民情表示出極大的不滿。文章分敘事與議論兩部分。敘事部分,是敘述吃野草一事,分兩層來寫,先寫看見野草,仿佛它們正散發出春的氣息,引逗著人的欣喜之情。接著寫吃野菜,稱道其“野香拂拂”,譽之為“霜雪之精味”,贊美之情溢于言表。這一部分作為引子,其作用是在引出后文議論,故重筆贊之,以作張本。
議論部分是本文主體,分四層筆墨。首先用權豪們對野菜只與貧士為伍而不能一與達官貴人之口的憐惜,既點出貧士生活的寒酸,又指出權豪們對野菜的賤視。用筆委婉含蓄,幽默風趣。緊接著悲憫中原饑民遍野,以至“折骨解肢”而食的慘狀,其于“雁糞榆皮”,尚 “仰以為命”,而蔥蔥野菜,自然求之不得了。權貴與貧民生活的懸殊即不待言。這一層在形象的描繪中寄寓著不平之氣,并與沉痛的感慨相結合,富有極強的感染力。然后,作者禁不住對達官貴人發出憤激的責問,痛責他們只顧自己生活的窮奢極欲,而絲毫不顧念民生疾苦。最后以“昔人”之言總結全文,向統治者提出警告,語雖淺淡,而寄慨遙深,發人深思。
本文即小以論大,敘事與議論緊密結合,并寓議論于形象的描寫之中,短小精捍,揭剌有力,頗具雜文特色。
上一篇:《明·徐渭·葉子肅詩序①》鑒賞
下一篇:《明·沈周·聽蕉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