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龍吟》·晁補之
晁補之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春恨十常八九,忍怪辜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縱尊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這是一首惜春之作。其中寄托了深沉的生命意識,表現了一個過來人對功名事業的參破。
起句即用質問,表現了抒情主體難以掩奈的強烈不平。“何苦”顯示出對春天挾風裹雨的腳步匆匆的不解和不滿。一場春風,一場春雨,風卷殘云般疾馳掠過,到底春自己得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呢?而詞人所深愛的幽僻處的奇葩和她的剛剛泛出新綠的環托著花嬰的葉萼,還沒有來得及培土施肥,架好護欄,就在春風春雨的肆虐中萎地不起了。這里的“幽葩細萼”和“繁紅”并不純粹指大自然的實物,而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是指詞人那些未能完成的功名和事業。“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大自然的春天是不計年的,是無窮盡的,人的青春卻是一晃即逝。人愁,正是愁“恐修名之不立” (屈原語)。
明知“春恨十常八九”,然而面對人生,卻總是不敢懈怠。“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大自然中,不因為春天已經結束,桃花就自然地碩果綴枝。人生也是這樣,“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許許多多的事情還沒來得及付諸實施就蒼鬢成皤,甚或一片赤誠換來解職問罪的事也并不少見。面對這樣的結局,先前追求過程中那種激情甚或癡迷,現在還能夠重新喚起嗎? “縱尊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這是面對過去、面對人生所發出的沉重的嘆息,也是一個過來人的至理名言。結合作者曾官著作郎,試開封及禮部勇奪第一,卻被貶謫信州酒稅,最后歸隱東皋的經歷,這首詞不能不說是發自心靈深處的呼喊。
上一篇:秦觀《水龍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朱敦儒《水龍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