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泰·湘月》原文賞析
出關晚經南天門作
草枯沙白,恁出關秋色,蒼涼如此!車鐸郎當投古戍,何處明駝先系?一片悲笳,數聲斷角,吹落斜陽紫?;栊俏瓷?,滿衣都是霜氣。千尋指認危崖,青蒼崱屴,似阻南來騎。冷翠壓山登不易,仰首人行天際。紅柳蕭蕭,朱旗閃閃,門掩黃云里。舉鞭試叩,皂雕足下騰起。
這是首描寫關外風光的詞。題目中的“關”,指居庸關。居庸關在軍都山(舊稱居庸山)上,兩山夾峙,懸崖峭壁,地勢險要,古稱九塞之一。也稱軍都關?!澳咸扉T”,在軍都山更高處。
上片開頭“草枯沙白,恁出關秋色,蒼涼如此”三句,是寫出關后的第一個印象。作者放眼望去,茫茫邊地,唯有草與沙。時值秋天,草已干枯,沙顯得更白。這里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唐邊塞詩人岑參的“黃沙萬里白草枯”(《玉門關蓋將軍歌》),“平沙莽莽黃入天”(《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的詩句。秋色本來就蕭疏,而邊地的秋色,則更顯得“蒼涼”了。“蒼涼如此”四字,包括了作者的印象,也包含了作者的感嘆。因此開頭三句,自然而然地定下上片詞的感情色彩基調。“車鐸郎當投古戍,何處明駝先系”二句,交代自己的行蹤,扣題目中的“晚”字。天色已晚,要找個住宿之處,結果只有古戍——古營壘可投宿,說明塞外沒有旅舍,足見荒涼。然而,作者竟然發現,有人先于自己來到此處,語氣中流露出驚異之感——如此荒涼之處,除己之外,居然還有人。這樣又含蓄地給“蒼涼”的畫面添了一筆?!败囪I”,車鈴。“郎當”,這里形容鈴聲。“明駝”,即駱駝。此處用“明駝”,更有邊地色彩。“一片悲笳,數聲斷角,吹落斜陽紫”三句,正在這時,夕陽落山,邊聲四起。作者描繪出一幅由聽覺和視覺交織成的塞外落日圖。笳聲悲涼,號角聲時斷時續地嗚咽著,這凄惻之聲似乎催促夕陽西下。黃昏落日本就給人以遲暮之感,再加上悲笳斷角之聲,更增添了蒼涼之感。“紫”,指藍紫色。以“紫”形容落日余輝,在遲暮之外更增加沉郁之氛圍。結末“昏星未上,滿衣都是霜氣”二句,再補一筆邊地所特有的節候特征。繁星尚未布滿天空,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可是霜卻早已生成?!皾M”與“都”字,寫出了霜之濃。從字面上看,這幾句是純粹寫景,然而作者受寒氣侵襲和驚異不安的情態,卻從字里行間透露了出來。
下片描繪出另外一種塞外風光。正當作者驚異不安時,放眼望去,卻“千尋指認危崖,青蒼崱屴,似阻南來騎”。在暮色蒼茫中,看到了高高的山崖。“千尋”形容“危崖”高度,非確數?!爸刚J”這一細節動作,刻畫出作者辨識時之情態,逼真傳神?!扒嗌n崱屴”,從兩方面描繪“危崖”,既青蒼又高峻,氣勢不凡?!八谱枘蟻眚T”,是看到“危崖”后直接產生的感覺,這從側面烘托出崖之高,從而也寫活了山?!袄浯鋲荷降遣灰?,仰首人行天際”二句,“冷翠壓山”是“青蒼”的進一步具體化、形象化。“冷翠”,指山上的樹木。據《一統志》上《軍都山》載:軍都山(即居庸山),在北京昌平縣西北。為太行八陘的最北陘,舊稱“燕京八景”。其一即“居庸疊翠”。這里的“壓”字,正寫出了“疊翠”之景——居庸山景的特色。從用字來看,作者流露出對山景的喜愛之情,似乎躍躍欲試,意欲攀登??墒巧街皪蕖?,終于使他得到“登不易”的結論。這句活寫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動,也進一步襯托出山之高??删驮谶@時,作者抬頭一看,卻發現竟然有人在上面行走。這里以“人行天際”的夸張手法,又從側面寫出了山之高。而這一景象,也似乎給予作者一種啟示:無論山有多高,人總歸能夠登上去的。這一啟示,頗具哲理性。作者的情緒已由上片的驚異不安,轉為欣喜、安定和有信心了。似乎由于情緒的轉變,這時,作者眼前展現出“紅柳蕭蕭.朱旗閃閃.門掩黃云里”的較有色彩的景色。紅柳、黃云均為塞外特有之物;朱旗,則顯示這里是戍守之地,有駐軍。這里的“門”,即指題目中的“南天門”。南天門被“黃云”籠罩,可見其高。這三句扣題,寫出了南天門周圍的景色,是種具有雄渾氣勢的邊塞秋景。至此,作者把“出關”后所見到的塞外景色全都描繪出來了。在他的筆下,邊塞景色不只是單一的蒼涼蕭瑟,而且也有青蒼雄偉的一面。而作者的心緒,也隨著所見景色的不同而變化,由驚異不安轉為欣喜安定。這時,天色更加晚了,作者要趕快投宿住下。結末“舉鞭試叩,皂雕足下騰起”二句,試叩,敲門、指敲“古戍”之門,要投宿。然而這輕輕的叩門聲,卻驚動了黑雕,它倏地騰空飛起。這里以“皂雕”之飛,寫出了周圍環境之靜極,是以動寫靜的手法。而“足下”二字,則點明作者此時在南天門附近,處于山的較高處。詞就在“雕”“起”的情況下結束,至于作者此時的感受如何,那就留給讀者去品味了。
全詞扣緊題目中“晚”、“經”二字,寫的是從要投宿到“試叩”之間的所見所感,時間雖極短暫,卻描繪出邊地景色的豐富多采,和作者心理.感情的變化起伏。在寫法上不是采用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格式,而是全詞以寫景為主,間或穿插作者的感受和評論。這樣使所描繪的景物具有立體感,而作者的心理,感情變化也表露得比較明顯,可謂別具一格。
上一篇:《龔自珍·湘月》原文賞析
下一篇:《李俊民·滿江紅》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