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陸容2
江西民俗勤儉,每事各有節(jié)制之法,然亦各有一名,如吃飯,先一碗不許吃菜,第二碗才以菜助之,名曰“齋打底3”。饌品好買豬雜臟4,名曰“狗靜坐”,以其無骨可遺也。勸酒果品,以木雕刻,彩色飾之,中惟時果一品可食,名曰“子孫果盒”。獻神牲品5,賃于食店,獻畢還之,名曰“人沒分”。節(jié)儉至此,可謂極點。學生讀書,人各獨坐一木榻,不許設(shè)長凳,恐其睡也,名曰“沒得睡”,此法可取。
1本文選自《菽園雜記》,以首句為題。2陸容(1436-1494):字文量,號式齋,明代文人,有《菽園雜記》。3齋:僧人道人所吃的素食。4饌(zhuan)品:食品。雜臟:各種內(nèi)臟。5牲品:祭神用的豬牛羊等供品。
【析點】 勤儉是我國傳統(tǒng)美德,奢侈靡費,講排場,擺闊,歷來為正直的人們所不齒。這一則筆記,寫江西民俗之勤儉,這是一個嚴肅的主題,但寫來卻妙趣橫生,就在于他們對每一項勤儉措施都定出一個幽默風趣的名稱——“齋打底”、“狗靜坐”、“子孫果盒”、“人沒分”、“沒得睡”,這些名稱乍聽似出人意料,細思正合生活實際,出人意料卻又合乎生活實際,這正是構(gòu)成幽默的一條規(guī)律。文中尤其是“狗靜坐”一名,聽來令人捧腹,命名者稱得上是幽默大師級人物。
民俗中的這些措施本身并不足取,尤以“齋打底”、“沒得睡”二者,不合生理衛(wèi)生。但江西民間崇尚勤儉的風氣是值得肯定并有啟發(fā)意義的。“獻神牲品”一事,較之今日大擺筵席祭神祭祖、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甚至因此違法亂紀),不知高明多少倍!
短文按順序依次寫來,平鋪直敘,文辭簡凈,事件本身,意趣自生。惟“狗靜坐”一名后作者加一句小注,亦足見作者對此一名稱最感興趣。不過,短文寫作上也小有疵漏。首句中明書“勤儉”二字,具體事例卻是四項在“儉”,僅最后一項勉強算得上“勤”,可說是行文不夠嚴密。這或許是“筆記”體使然,隨手寫來,未作斟酌與潤色之故。設(shè)若首句為“江西民俗節(jié)儉”,文至“節(jié)儉至此,可謂極點”止筆,全文或當更趨完滿。“沒得睡”一節(jié),不免蛇足。
上一篇:《江淮之蜂蟹》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沙彌思老虎》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