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柳枝》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軟碧搖煙似送人①,映花時把翠蛾顰②。青春自是風流主,慢飐金絲待洛神③。
【注釋】
①軟碧搖煙:柔軟碧色的枝條,搖蕩著綠色煙霧。寫柳枝形態。②翠蛾顰:將柳枝擬人化,其翠葉如蛾眉常皺。③洛神:即曹植《洛神賦》中之“洛神”。
【評點】
這首小令詠魏王堤上之柳。
前二句將柳擬人化,賦予了人的感情,寫出了柳枝輕盈飄逸的姿態,為多情之物。后二句寫柳枝風流,擺弄著妖嬈的金絲細腰,等待著洛神的到來。作者把曹植晤洛神的故事與柳枝聯系起來,增添了詞的情味。
其二
瑟瑟羅裙金縷腰①,黛眉偎破未重描②。醉來咬損新花子③,拽住仙郎盡放嬌④。
【注釋】
①瑟瑟:碧綠閃光的樣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金縷腰:裙腰用金絲繡花。②偎破:由于緊貼、擁抱而將所畫黛眉擦損。③花子:古時婦女面部的一種妝飾物。④拽:拖扯。⑥仙郎:唐代稱尚書省各部郎中、員外郎為仙郎。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仙郎久為別,客舍問何如。”此處是愛稱。
【評點】
這首小令寫少婦撒嬌的情態。
全篇圍繞“放嬌”來寫,將其情態寫得栩栩如生,十分可愛,對“偎破”、“拽住”等詞應細細體會。
其三
雀橋初就咽銀河①,今夜仙郎自姓和②。不是昔年攀桂樹③,豈能月里索姮娥④?
【注釋】
①雀橋:七夕織女渡河,使鵲為橋,謂之鵲橋或作雀橋。初就:剛剛搭成。②自姓和:作者自稱,意思是吾非牛郎,而是和郎。③攀桂:喻登科及第。④月里:喻中舉后游冶之處。
【評點】
這首小令是作者自述他在朝為官時旅游之樂。
第一句用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典故,寫他與對方幽會場面。一個“咽”字,寫出相見時的激動。第二句,自道姓名,得意之情自然流露。第三、四句,巧妙地將中舉進士與游冶之樂關聯起,一因一果,得意之情表露無遺。
作者含蓄委婉地描述了一個與妓女相會的場面,“咽”字又說明相會不易,離別難舍,若不是昔日登科入仕,哪有今日月里覓艷之樂?這首充滿歡娛之味的自述性小詞,在《花間集》中不多見。
《和凝·柳枝》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孫光憲·楊柳枝》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溫庭筠·夢江南》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