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2,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3,千丈見底,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4,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5,互相軒邈6,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7,好鳥相鳴,嚶嚶成韻8。蟬則千轉不窮9,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10,望峰息心11;經(jīng)綸世務者12,窺谷忘返。橫柯上蔽13,在晝猶昏,疏條交映14,有時見日。
1宋元思:南朝梁代人,一作朱元思。2富陽、桐廬:浙江省的兩個縣。3縹碧:青綠色。4甚箭:比射出去的箭還要快。5“負勢”句:寫山巒依仗著高聳的地勢爭相挺拔。6軒邈:高遠。7泠泠:水流聲。8嚶嚶:鳥鳴聲。9轉:同“囀’,指蟬鳴。10 鳶(yuan)飛戾天:鳶飛至高空。暗喻追求功名利祿極力高攀的人。鳶:鷹類大鳥。戾:至。11息心:平息飛騰之心,暗喻平息追求功名之心。12經(jīng)綸:經(jīng)營、籌劃。世務:人世間之事。13橫:橫斜的樹枝。14疏條:稀疏的枝條。
【析點】 這封信描繪了富春江自富陽至桐廬一段沿江的景色。這里的景色變換多彩,作者乘舟而下,依次寫下順流之所見。景色時而細致精巧,現(xiàn)出碧水游魚;時而雄偉峻拔,涌出急湍猛浪,突見高山寒樹;時而清秀幽雅,聽到泠泠水聲,嚶嚶鳥鳴;時而日光忽隱忽現(xiàn)。時而含渾朦朧。這一切合成了瑰奇迷人的山川景色,讀之如行江上,目不暇接。在寫景上,作者用映襯的手法,以水下的“游魚細石”襯出江水的“千丈見底”;用 比喻的手法,以“甚箭”、“若奔”極寫“湍”、“浪”的“猛”。“急”;用擬人的手法,描寫高山“競上”、“爭高”的氣勢;用象聲詞描寫水聲與鳥鳴的韻致。這一切再現(xiàn)了富春江上千姿百態(tài)的美景。
多變的景物又非靜止的畫面:寫水寫鳥,有形有聲有色;寫山寫浪,有生命有活力有氣派。多變的景物又非孤立的畫面:碧水游魚,相映成趣;猛浪高山,上下爭雄;水聲鳥鳴,相合相諧。這一切又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多姿。臨近結尾處流露出忘情山水的情調,也隱含了對追求功名利祿者的蔑視。篇末以“在晝猶昏”、“有時見日”的朦朧景象作結,余味綿長。
上一篇:《與安子介》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與彥正判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