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詩《別范安成》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爾同衰暮,非復別離時。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本篇是寫給友人范安成的贈別之作。范安成,即范岫,字懋賓。因在南齊時任過安成內史,就稱為范安成。據《梁書·范岫傳》記載: 他與沈約曾共同受到過蔡興宗的禮遇。南齊文惠太子入居東宮時沈約等人因為文才倍受重視,范岫也在其列。其文名雖然不如沈約顯赫,但也受到時輩的推重。沈約、范云就很稱贊他的學識淵博。范安成平時恭敬嚴格,進止以禮,居官恒以廉潔著稱。根據他于南齊永明中喪母后任“安成內史”的記載,以及他于南齊永元末又曾升遷的事例,可知此詩當寫于永明年之后。
全詩八句,分兩層敘寫離別情景。第一層為前四句,對比言明“少年”之日和“衰暮”之時離別的不同感觸。好友話別,天各一方,必然感慨多端,思緒萬千。開篇不從眼前分別說起,卻宕開去先寫“生平”中“少年”之日屢多出現的別離情景,并且把這種別離寫得頗為輕松。這是以彼比此,蓄足文勢,為下文敘寫暮年相別作好鋪墊。人在少年時代,涉世未深,不知何難,血氣方剛,性格豪爽。朋友之間來日方長,后會有期。“分手”之時,展望再會的“前期”,就覺得實在容易,并非難事。一個“易”字,把少年之輩離別的特點狀寫得十分真切,令人信服。以下,筆勢一轉,跳躍過年齡的間隔,把詩意拉回到眼前的暮年之別。別離雙方同是“衰暮”之年,已屬來日不多。因而,也就不比以往青年時代的相別了,恐怕今后再難相會了。這兩句反過來,也是對前兩句分別之“易”的最好注腳。輕易襯托艱難,便使詩人惜別情思真摯厚重,感人至深。這不是竭力的鋪陳和造作的夸飾所能奏效的。
第二層為后四句,借勸酒表達自己的惜別深情和別后之思。“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這里對今后難以相見的預想,正是基于上文“衰暮”之年,因而是合乎情理的。正因為如此,一杯薄酒看似尋常,卻能讓你品味出濃烈的惜別之情。這就把感情抒發加深一步,從而更為真摯動人。最后兩句: “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這里引用了一個典故。據《韓非子》記載: 戰國時期,張敏與高惠友善,感情誠篤。別后,張敏想念高惠而不能見面,就在夢中屢次去尋找,卻又因中途迷路只是怏怏而歸。詩人借此倍傷情懷地說: 從此一別之后連夢魂縈繞在你的身邊,恐怕都是難以實現的了,讓我用什么方法來自我安慰這種相思的情況?運用這一典故,十分恰當生動,從而把惜別的情思推向了頂點。如果以抽象的表白、空洞的抒情方式敘寫,就難免枯燥乏味,蒼白無力了。
這首送別詩表現了年邁之人對人生離別的認識和體驗。令人贊嘆的是詩篇中所表露出來的幽思密意,淡淡哀愁,并未給人以消極頹喪之感,只覺得這是人性固在,人情味濃,該當如此。
本篇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逐層敘寫,脈絡清晰。八句詩,每兩句分別為一個時間斷層: 以往的少年之日,而今的衰暮之年;明日的難重持酒,未來的夢中相思。這樣寫來,環環緊扣,步步相聯,互為襯比,表意完整。并且,這四個時間斷層的人稱也富于變化,前四句是你我,五、六句是你,七、八句是我。但實際上又你我難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的心情同樣沉重。這樣寫法,可以使行文多變,感情格調卻顯得純厚樸實。全詩詞約義豐,詩人精選了幾個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借年齡,借酒,借夢,一層重似一層,把依依惜別之情逐步加深加濃,使之產生了銘人肺腑的感染力量。
上一篇:李頎詩《別梁锽》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江淹賦《別賦》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