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憲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散拋殘食飼神鴉。
《竹枝詞》本是巴渝(今四川重慶一帶)民歌,自劉禹錫仿作后,盛行于世,以歌詠山川風俗及男女情愛為主。孫光憲《竹枝詞》共二首,這是第一首,寫南國水上的風物習俗。
詩人先寫江岸風光。從“門”字可知,岸上住著幾戶人家,因為天快黑了,所以外邊沒有一個人。門前的淺水里,白蘋花自生自開。岸邊水里,一葉扁舟自在浮泊,悠然漠然。這幅以白描手法勾成的畫,僅寥寥幾筆,便表現出薄暮時分江岸的恬靜和安閑。對將要出場的商女來說,它既是一種活動的背景,又是一種藝術的參照。
后兩句說在“江欲暮”的時候,一只滿載貨物的商船自遠而來。船頭,商人的女眷忙著拋撒食物;空中,一群烏鴉忙著穿棱接食。這情景,與江岸的恬靜安閑恰成鮮明對比,分外惹人關注。
商女為什么要拋食飼鴉?按照宋長白《柳亭詩話》的說法,“江湖行旅,崇祀水神,風檣雨楫之間,常有群烏飛繞,舟人拋食空中,竟接以去,謂之神鴉。”那么,商女的舉動便反映了江南水鄉的一種有趣的風俗。說有趣,是因為依照這個風俗,烏鴉居然竊據了水神的尊位。至于商女拋食是出于習慣,還是出于對神靈的恭敬,那就要靠讀者去揣摩了。然而,不論出于什么,她那祝愿一帆風順的情感卻無疑是真誠的。
這首詩善狀江上薄暮風光,由岸上到江邊,再到水面,由無人到有人,由靜到動,由閑到忙,富有層次感。又于一片悠閑中烘托出一個忙人形象,讓讀者品味,正可謂傳神于閑處。
上一篇:王駕《晴景》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歐陽修《高樓》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