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段成己
季春五日有感而作,歌以自適也
階前流水玉鳴渠。愛吾廬,愜幽居。屋上青山,山鳥喜相於。少日功名空自許,今老矣,欲何如。
閑來活計未全疏。月邊漁,雨邊鋤。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誰喚九原摩詰起,憑畫作、倦游圖。
這首詞的作者與其兄段克己曾在金代文壇上被人們譽為“二妙”。但金亡入元以后,兄弟倆都堅不仕元,而歸隱田間。此詞便是作者感于春末風光,山野幽居,表現自己的倦游閑適生活的。
詞的前半闋先寫幽居的環境,階前有玉鳴般的流水,屋上是疊翠的青山,山上時有眾鳥鳴聚,相依相親。這中間插入的“愛吾廬,愜幽居”,是作者在幽居中自樂自得心際的流露。“愛吾廬”是引用陶淵明“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的詩句。原詩為《讀山海經》詩的第一首,是陶淵明自敘閑適的田園生活的,這里信手拈來十分貼切。“少日功名空自許”,不僅讓我們想到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的慨嘆,又以往日“功名”的落空,寄托作者的故國之思。結句“今老矣,欲何如”的設問,承上啟下,引起作者對耕讀生活的陳述。下半闋承前老來何如的設問,以“閑來”二字總領下文。“活計未全疏”,是說老來的歸隱田園,未能脫離生產勞動。作者描述了或在月下垂釣,或在雨中耕作的活計后,又以“花底風來,吹亂讀殘書”,讀現出“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的自恬之情。作者在如此詩情畫意的幽居中,不禁想起長眠九原的唐代詩人王維。“九原”是指墓地,“摩詰”是王維的號。王維能詩善畫,被蘇東坡評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首詞的結尾是說,有誰能夠喚起沉睡在地下的王維來呢:讓他就此給我繪一幅《倦游圖》吧。“倦游”,是厭倦游宦,亦即自怡于山野之樂。這里與上半闋“少日功名空自許”相應,進一步透露出作者不欲仕元,安于棲隱之情。
這首詞上半闋描繪青山流水環繞中的幽居,筆調清新明快。后半闋寫其耕讀生活,意境閑雅。中間襯以風、月、雨、花,插入抒情議論,整個作品風格自然雅致,可謂一幅《林泉高士圖》或《倦游圖》。
上一篇:《水調歌頭·金·趙秉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浣溪沙 有憶·清·萬壽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