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劉因
悠悠萬古,茫茫天宇。自笑平生豪舉。元龍盡意臥床高,渾占得,乾坤幾許?
公家租賦,私家雞黍,學種東皋煙雨。有時抱膝看青山,卻不是,高吟梁甫。
劉因是元代的理學名家,天資絕人,才器超邁。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因不忽木的推薦,徵授承德郎右贊善大夫,后以母病辭歸,隱居鄉里。這首小詞正是他歸隱后作的,表現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贊頌。
這首詞的發端落筆豪健,境界寥廓:“悠悠萬古,茫茫天宇?!鄙暇溲詴r間之悠久,下句言空間之廣闊,用“悠悠”、“茫茫”兩個疊字來形容,備覺韻味悠長,音調鏗鏘。然而,人置身于這浩渺的宇宙之中,其感覺如何呢?“自笑平生豪舉”。作者年輕時認為自己舉止豪邁,抱負宏大,頂天立地,如今回首思之,感到自己和宇宙相比,實在太平凡渺小了,真是“可笑不自量”啊! 這里用“自笑”兩字是對往昔豪邁志向的反思和批判,也是自己壯志難酬的曲折表現。“元龍盡意臥床高”三句,舉三國時陳登的故事,與自己相比,深入一層寫去,作自慰之語。陳登湖海之士,豪氣勃郁,高臥大床,為后世所稱道的“豪舉”。但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天地間,又占得什么地位呢?號稱一代名士的陳登尚且如此,那么我又算得上什么呢?何必為名韁利鎖所束縛,而不歸去來呢?
詞的下闋正表現了他這種歸田園居的心愿。“公家租賦,私家雞黍,學種東皋煙雨?!痹娙讼蛲氖且环N耕給自足的農家之樂,向國家交完租稅后,就過著溫飽的平民生活。陶淵明《歸去來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詩人要象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躬耕隴畝,嘯傲世間,以渡平生?!坝袝r抱膝看青山”三句,又舉三國時諸葛亮的故事,與自己相比,推開一層寫去,作反詰之語。作者在字面上說,自己有時也抱膝看山,但不是想做一個象諸葛亮那樣高吟梁甫、功益三分的人物。這里雖用否定句,但應作反詰語氣看,表現了詩人心靈深處的矛盾和痛苦。辛棄疾《賀新郎》詞:“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痹瓉硖柗Q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也是“二分梁甫一分騷”,何況自己呢? 然而那位贊許陳元龍、三顧諸葛亮的劉玄德又在哪里呢?在這“悠悠萬古,茫茫天宇”之間,君臣相得如魚水者,僅此而已矣。我焉可求之? 還是“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元初詞壇,北人多學蘇、辛,南人多宗姜、張。劉因河北容城人,其詞豪健疏宕,有稼軒詞的韻致。此詞先將自己昔日的“豪舉”和浩渺的“宇宙”相對比,顯得自己多么渺小可笑:又和今日“學種東皋”的生活相對比,顯得自己何等高雅脫俗。同時又把自己和高臥大床的陳元龍、高吟梁甫的諸葛亮相對比,顯得自己如此急流勇退,樂天知命。這是作者仕途不遇后的大徹大悟語。看似謙退,骨子里卻表現了名士的清高;看似曠達,骨子里卻包含著人生的辛酸。因此,劉因詞風格高邁,寄興深微,上繼蘇、辛,自成一家。
上一篇:《鵲仙橋 贈可行弟·元·許有壬》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