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孫遹·浣溪沙》原文賞析
客中小寒食作
客里佳辰只自憐。白榆初改漢宮煙。覆堤柳色正三眠。
芳樹乍聞花氣息,小樓幾見月團圓。教人無奈暮春天。
該詞詞題中的“小寒食”,是指寒食的第二天,杜甫《小寒食舟中作》就有“佳辰強飯食猶寒” 的句子。首句點明了 “客中小寒食”的題義,并且直接道出了詞人此時的心情。時為佳辰,而自己卻客居在外,孑然一身。“白榆”句用典。唐代詩人韓翃有《寒食日即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是寫寒食將盡,宮庭取榆柳之火賜近臣戚里以便恢復熱食。詞中的“漢宮煙”就是指此事。詞人化用此典,是借此寫出小寒食之日的春色特征。同樣,下句也是寫景。“三眠”,《三輔舊事》載: “漢苑中有柳狀如人形,號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這里以“三眠”寫長滿了河堤的柳樹枝條在春日下顯出的慵柔姿態。這兩句,一寫白榆,一寫柳條,都因典故直接切合寒食,是對第一句“佳辰”二字的進一步描寫,同時也以榆柳之色曲折地點染了 “客中”之情。下片前兩句是對仗,詞人安排寫景。“芳樹乍聞花氣息”,承上片寫寒食之景,繼續描寫佳辰的節候特征。“小樓幾見月團圓”,意謂雖然至今才初次領略到春花怒放的氣息,但在客中已度過了好幾個月圓之夜了。香花、小樓、圓月,都從“佳辰”二字生發,都是“佳辰”最好的點綴。良辰美景,本該是有賞心樂事。而此時,雖然芬芳初聞,美景在即,但月圓數度,自己依然煢然客中,而今寒食已至,說明春光將盡,更啟人以時序更迭之感。感之念之,客情難抑,詞人不禁發出了 “教人無奈暮春天”一句沉著、激切之語。該詞六句,唯首尾兩句點明情感內容,中間都就“佳辰”著筆。寫“佳辰”之景又重在節候特征,如“初改”、“正”、“乍聞”等字眼都是突出景物的變化之態。詞人意在渲染出強烈的時序之感,從而抒寫出小寒食之日客情的特殊內容。在藝術上,以景牽情,情勢由隱忍而漸趨激切。語言也體現了彭詞“婉孌而流動” 的特點。
上一篇:《屈大均·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納蘭性德·浣溪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