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曹操
駕虹霓,乘赤云, 登彼九疑歷玉門。
濟天漢,至昆侖, 見西王母謁東君。
交赤松,及羨門, 受要秘道愛精神。
食芝英,飲醴泉, 拄杖桂枝佩秋蘭。
絕人事,游渾元, 若疾風游欻飄翩。
景未移,行數千, 壽如南山不忘愆。
《陌上桑》是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相和曲》。曹操只是沿用舊題,內容與古詞無關。這首詩和《氣出唱》、《精列》、《秋胡行》等篇同是曹操晚年的游仙詩,寫作于他生活中的最后幾年。赤壁戰役之后,三國鼎立之勢已成,曹操雖然又發動了幾次伐蜀、伐吳的戰役,都不能取得預期的勝利。這時他只是統一了中原和北方,無力西進和南進。他面臨不可抗拒的死亡規律,感嘆統一天下的抱負未能實現,于是追慕傳說中的神仙,幻想能夠獲得延年之藥、長壽之術。然而事實上他又不能忘懷現實。他的游仙詩,就是他暮年這種心理的反映。
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馳騁想象,描繪了游仙的幻景。雨后天空出現七彩的虹霓,詩人駕御虹霓,乘著紅色的云朵,登上九疑山,經過玉門關,渡過銀河,到達眾仙聚居的昆侖。在那里詩人參見西王母,又謁見東君,與仙人赤松子和羨門高交游,接受傳授的修煉長生之術,培養元氣,食靈芝的精華,飲甘美的泉水,拄著桂枝做的手杖,佩帶秋蘭香草,擯除世俗之事,遨游在大自然之中。詩人把自己想象成超俗絕塵,與仙人同伍,高潔絕倫,簡直飄飄欲仙:好象疾速的清風吹過,日影未動,卻已經飛行數千里。可是結句“壽比南山不忘愆”,盡管他飛行升天,壽比南山,可是不會忘記自己過去的過失。詩人的思想畢竟離不開塵世,不能真正地超脫、忘我。
“不忘愆”的“愆”,指的是什么呢?即使壽比南山,仍將念念不忘,當然不是指一般的過錯和失誤。我們應結合他另幾篇游仙詩互相參證。《精列》中表述時不我待,應珍惜剩下的時光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秋胡行》表述統一大業未成而時不我待的復雜矛盾心情,仍未忘積極進取。由此可知,他追悔的“愆”,乃是自己未能完成統一大業,是自己在過去統一戰爭中政務或軍務的失誤。這里,仍展現出一位志士的胸懷。
上一篇:《釣臺·清·洪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題破山寺后禪院·唐·常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