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晶
江上城低煙樹紅, 江潮西去幾時東?
吳宮花草隨春暮, 禹會樓臺入夢空。
萬里孤云留夕照, 千年遺恨訴秋風。
鳳凰飛去無消息, 漠漠遙岑煙雨中。
汪斗建
錢塘即杭州,宋時稱臨安,南宋時作為偏安江左的小朝廷的首都。汪斗建生活于宋、元之交,身經宋末變亂,飽經亡國之痛。作為一個宋朝遺民,將滿腹亡國之恨發之于這首懷古之作。
首聯,描寫錢塘江的景色。江岸上城垣低亞,樹木籠罩于晚霞之中,顯得美麗而凄迷。“江潮西去幾時東”,借江水西去象征著宋朝的覆亡,而“幾時東”的疑問句式,則又表達了詩人無可奈何的心情。詩人著意涂抹出一幅錢江晚照圖,既寫出了錢塘景物的美麗,又渲染出迷蒙衰颯的意境。這并非全然客觀的摹寫,而是詩人主體意念的投射。在詩人眼里,這美麗的錢江已經易主,徒然引發人的悵惘與傷懷而已。
頷聯,詩人在詠嘆古跡中進一步抒寫了自己的黍離之悲。“吳宮花草隨春暮”,顯然是化用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吳宮花草埋幽徑”的詩句,“隨春暮”是說因暮春而花草凋零。這里實際是借“吳宮花草”之凋零象征宋室之滅亡。“禹會樓臺入夢空,”也是就禹王遺跡之荒涼來興發王朝殞滅之感。
頸聯,更為強烈地抒發了自己的亡國之痛。失去了故國的遺民,恰似這萬里天穹的一片孤云,茫然無依,四處飄蕩,卻又在執著地留在一絲晚照之中,這正是詩人此時的心態!這很容易使人聯想起辛稼軒的名作《摸魚兒》中:“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的名句,大概身處末世,都易于以夕陽晚照來比擬時運吧,所不同的是,這首詩里所表達的心情就更為凄惶了,因為,宋王朝已經不可挽回地滅亡了。如果說“萬里孤云留晚照”,還是以意象的方式寄寓自己的故國之思,那么,“千年遺恨訴秋風”,則更為直接地傾訴自己的“遺恨”了。在秋風瑟瑟之中,這位遺民詩人充溢著對故國的無限眷懷。
尾聯,“鳳凰飛去無消息,漠漠遙岑煙雨中”,也并非實寫景物,而是創造出一個虛空渺茫的意境,寄托了詩人茫然無依的意緒?!傍P凰”句顯然是化用了李白“鳳去臺空江自流”的名句,表達一種亡國后的失落感,“漠漠”一句,又使人聯想起辛棄疾“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的著名詞句,暗含了詩人的愁與恨。煙雨漠漠的意境,使全詩在一種茫然迷茫的氛圍中結束。
懷古之什,就古跡而寄慨,非止于“發思古之幽情”,而主要是寫現實的感受。每至末世,懷古詩必多,詩人借以抒發興亡之感。無力回天,有情沾臆,懷古詩在表層上又是詠嘆古之遺跡,不至于陷入文字之災,所以,詩人們動輒以懷古來寄托黍離之悲,這首詩也是一例。
上一篇:周振甫《金陵驛》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王延齡《錢唐懷古》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