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精衛》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萬事有不平2,爾何空自苦3;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4?
我愿平東海5,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6!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從,鵲來燕去自成窠7。
【注釋】
1.《山海經》《北山經》:發鳩山有鳥名精衛,是炎帝女女娃所變。女娃游東海,溺死;后化為精衛,銜西山的木、石,往填東海。明亡后,顧炎武立志復國;詩以精衛為喻,寫他的抗清復明的決心。作于清世祖順治四年(1647)。
2.“萬事”四句:問精衛。
3.爾:指精衛。
4.終古:永遠。
5.“我愿”四句:精衛答。
6.“嗚呼”三句:諷刺當時托名遺民,而實為自己利祿打算的人。
7.“鵲”、“燕”,比喻無遠見、大志,只關心個人利害的人。窠:巢。
今譯
我問你:
人間萬物,
誰人沒有不平事?
你何必——
白白苦了自己?
常用你
這一寸的身軀,
每日銜木
永不停息?
你答我:
我志在填平東海,
身雖死而心不改,
大海沒有填平之日,
我的這顆心,就沒有
平靜之時。
唉!我勸你說:
你沒看見,那西山
銜木的鳥兒有好多,
燕來鵲去,都只在
筑自己的小巢窩。
上一篇:韓翊《寒食》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顧貞觀《金縷曲》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