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史乘
行行忽到舊河源, 城外千家作漢村。
樵采未侵征虜墓, 耕耘猶就破羌屯。
金湯天險長全設, 伏臘華風亦暗存。
暫住單車空下淚, 有心無力復何言!
呂溫
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夏,呂溫以侍御史出使吐蕃(今西藏),途經舊河源軍(治所在今青海西寧東南)漢人居住的村莊時有感而作。河源軍為唐高宗儀鳳二年(677)所置。高宗永隆初年,河源軍使黑齒常之鎮守于此,屯墾戍邊,有效地防御了吐蕃的侵擾。肅宗初年,其地為吐蕃所占領。呂溫出使吐蕃時,見景物依舊而人事日非,無限感愴。他滿懷悲憤,希望唐王朝能振興國力,收復河西、隴右等地,使當地人民免受吐蕃的奴役。
首聯“行行忽到舊河源”二句寫作者出使西行時的突兀感受。進入了吐蕃境界,卻意識到這里是當年的大唐疆域。一個“忽”字,一個“舊”字,把作者的思緒拉到了幾十年前,遙憶當年黑齒常之屯墾戍邊的往事。如今這里依然是漢族人民聚居的村落,而他們卻正默默地忍受著祖國分裂的痛苦。頷聯“樵采未侵征虜墓”二句,細寫當地漢人村民的生活情況。“征虜”為將軍的封號,泛指當年屯田部隊的軍官。他們生前為守衛唐朝邊疆而離鄉別井,死后在當地埋葬,受到村民的愛戴,他們的墳墓也得到了保護。“破羌屯”用的是漢宣帝時后將軍趙充國討伐羌人侵擾的典故。為抗擊羌人諸部落進犯金城(漢郡名,治所在今甘肅皋蘭西北),漢王朝拜侍中許延壽為強弩將軍、酒泉太守辛武賢為破羌將軍,協助后將軍趙充國。征討中趙充國以騎兵屯田之法招降羌人五千余人,許、辛二將領兵出擊,大獲全勝。詩中所寫“破羌屯”指的就是黑齒常之當年屯田之處,流露出作者非常向往當年國力強盛時期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生活。頸聯“金湯天險長全設”二句進一層寫民心之所向。當年屯墾戍邊時修筑的城堡和據守的天險依然如故,漢族人民一年四季的風俗習慣也仍然保存,說明當地百姓雖屬吐蕃管轄,而渴望祖國統一的心情卻昭然若揭。人民群眾是心向唐王朝中央政府的,而朝廷卻容忍吐蕃的入侵,這就引出了尾聯“暫駐單車空下淚”二句。作者悲憤地說,目睹此情此景,我只能暫時停下西行的車子,空灑一腔熱淚,唐王朝國勢日弱,無力收復失地,又有什么好說的呢!
呂溫是中唐時期主張改革弊政的政治家,他和王叔文、劉禹錫、柳宗元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這首詩中作者提出了要求朝廷收復河西、隴右等被吐蕃侵占之地,恢復國家的統一,有著深刻的思想內含。他的詩語言質樸,感情真誠。劉禹錫、柳宗元對呂溫的為人和才干十分欽佩。呂溫在衡州刺史任所去世時,劉禹錫、柳宗元都寫詩寄托哀思。劉禹錫并為呂溫文集作序。
上一篇:屈守元 趙曉蘭《細林夜哭》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晶《絕句》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