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蕭滌非劉乃昌
聞道長安似奕棋, 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 征西車馬羽書馳。
魚龍寂寞秋江冷, 故國平居有所思。
杜甫
《秋興》第四首正面寫長安,進而憶及國事軍情,抒發了詩人身在江湖、心系故國的綿綿憂思、款款忠懷。
首聯凌虛喝起,籠罩全篇。“聞道”二字提領起句,當時京中權力爭奪不休,政局更迭反復,故曰“長安似奕棋”。“百年世事”,包括近年時事和京華政局,是從歷史和人世的宏觀范圍評說現實,“不勝悲”,可見國事凌夷,時局艱危!
中間兩聯具體申述“世事”,三、四句側重“似奕棋”而言,寫朝內權力更替,新貴代替舊貴。例如開國功臣李靖的宅第,為權相李林甫占有,中書令馬周的公館歸了聲勢煊赫的虢國夫人,安史亂后,大臣宿將競相構建豪華府第,一批批新貴上臺,權傾朝野,兩句寫盡了京中高層當權者的爭斗和腐敗。五、六句擴展到寫朝外邊防危機。當時北有回紇的威脅,西有吐蕃的侵憂,史載廣德初年(763—764)吐蕃、回紇相繼入侵。“直北關山”寫回紇入侵,“征西車馬”寫抗御吐蕃,“金鼓振”、“羽書馳”,形容邊情緊急。中四句就“百年世事”的內涵生發,時朝內則權貴傾軋,當政非復往日社稷之臣,朝外則干戈紛擾,四境燃遍烽火狼煙。言念及此,自然不勝今昔之感。足見“不勝悲”是有充分的歷史內容的。
尾聯收攏到夔州,回到自身,總結全篇。“魚龍寂寞”形容秋江寂寥,相傳秋季魚龍蟄伏深淵,江面落寞清冷。這里意境與其《秦州雜詩》:“水落魚龍夜,山空鳥鼠秋”相近。“魚龍”沉潛水底,亦有暗喻自己蟄伏荒江之意。身雖隱淪山城,而心則無時不馳念長安,故國長安,本昔年平日家居之地,又是政治中心,國運民生所系,豈能不眷念于懷,憂思日深。故曰“有所思”。
全篇以“聞道”提起,以“不勝悲”喟嘆而入。中間推出“王侯第宅”、“文武衣冠”、“關山”、“金鼓”、“車馬”、“羽書”,意象雄俊,大波大瀾,放筆而書。“魚龍寂寞”由勾畫江景,收到眼前,扣合夔州,“秋江”倒結“秋”字,“故國”回應“長安”,“有所思”,既總括上文,又切貼“興”字,并連起以下四篇。作者“所思”為“故國”,為“故國”前途和命運,雖以律體吟詠重大時勢,而浩氣坌涌,收縱自如。詩人深摯的愛國激情,與開闔的筆勢一道渾灝流轉,悲壯沉雄,忠憤慷慨,不愧傳世名篇。宋周紫芝有詩云:“少陵有句皆憂國!”(《亂后并得陶杜二集》)良非溢美。
上一篇:蕭滌非 劉乃昌《秋興八首(其二)》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國風《秋山》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