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紹培
大江駭浪限東南, 當時降帆有舊慚。
擊揖空聞多慷慨, 投戈畢竟為沉酣。
龍天浩劫余孤塔, 海岳書生別舊庵。
聞道佛貍曾駐馬, 豈因佳味有黃柑?
談遷
談遷是明代的遺民。滿族入關,建立清王朝,從歷史的角度看是不能否定的。明王朝的遺民們,對明王朝的滅亡、深懷悲痛與懷念之情,表現了他們的民族氣節與愛國主義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談遷這首詩,就是抒寫了他對南明王朝敗亡的深深悲痛,是他在清順治時北游,途經京口(鎮江)渡長江時,有感于清兵在此渡江滅南明而寫的。
詩一開頭從渡江二字著筆?!按蠼斃讼迻|南”,意思是說這驚濤駭浪的長江,把東南阻隔。它不僅寫出了長江恢宏的氣勢,更主要的是它暗示了長江本是天險,南明王朝若據險以守還可保全東南半壁河山,是不會滅亡的。結果卻敗亡了。所以第二句緊接著便是“當時降帆有舊慚?!薄敖捣?,表示投降的旗幟,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詩,詠三國時東吳的滅亡有“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句。談遷這里是用來說明,不但長江天險未能守住,相反地卻像東吳孫皓一樣,打著旗幟投降,到現在回想起來還令人感到無比羞慚,表示了詩人深深的悲痛與惋惜。
頷聯緊承首聯,說明敗亡的原因,表示了對南明王朝統治集團昏庸腐敗的譴責與憤慨。“擊揖空聞多慷慨,投戈畢竟為沉酣。”詩人運用典故來表達詩意。楫是船槳。東晉名將祖逖,曾率兵渡江北伐,船至中流擊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币馑际钦f不收復中原,決不回歸。投戈是放下武器?!杜f唐書·李光顏傳》:“光顏躍馬人賊營大呼,賊眾萬余人皆解甲投戈請命?!背梁ǎ侵赋磷碓诨囊纳钪?。這兩句詩是說,南明雖多有志之士力圖恢復中原,但卻不能實現。因為南明統治集團,特別是弘光帝昏庸腐朽,沉醉在荒淫的生活中,所以才導致了南明的滅亡。
頸聯同樣用典,極寫戰后的荒涼景象?!褒執旌平儆喙滤?,海岳書生別舊庵?!饼執欤欠鸺艺Z,即佛經八部眾中的四海龍眾與三界天眾。這里是用以指整個天地。孤塔,即鎮江金山寺的慈受塔。用一“余”字,說明由于南明的敗亡,使整個天地都遭受浩劫,被破壞得一無所有,只剩下金山寺的一座孤塔了。海岳書生,用的是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典故。米芾別號海岳外史,曾在鎮江城東結庵而居。這里是用來代指鎮江的人民?!皠e舊庵”是指離別自己的家園,也就是說廣大人民也流離失所。
詩人最后以沉痛的筆調,結合鎮江的史實,借古喻今地寫道:“聞道佛貍曾駐馬,豈因佳味有黃柑?!狈鹭?,是南北朝時北魏太武帝的小名。宋文帝元嘉二十七(450)年,他率兵追擊宋兵,一直追到鎮江對面的瓜步山,并在此建行宮。另外他在進軍彭城(徐州)時,曾派人與宋文帝捎話,要宋文帝為他送去美味的黃柑。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這里曾經遭受過鮮卑鐵騎的騷擾,有過屈辱的歷史,他們的目的是要奪取全國政權,哪里是只為了要美味的黃柑啊!這自然是針對清兵南下而言的,言下之意是批評南明王朝不接受歷史教訓,以致使歷史重演而最后亡國,含意是極為深刻的。
上一篇:周本淳《渡易水》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張宏生《渡江云》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