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漢宮春(會稽蓬萊閣觀雨)》
會稽蓬萊閣觀雨①
秦望山②頭,看亂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fēng)、變滅須臾③。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④。
誰向若耶溪⑤上,倩美人西去⑥,麋鹿姑蘇⑦?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⑧。歲云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⑨。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注釋】
①會稽:此指紹興。紹興東南有會稽山,相傳禹會諸侯江南計功,故名。此詞作于嘉泰三年(1203)作者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時。蓬萊閣:遺址在今紹興市臥龍山下。臥龍山與會稽山相對。吳越時錢建蓬萊閣,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錢氏八世孫端禮重修。
②秦望山:會稽山之主峰。《輿地紀(jì)勝》紹興府古跡:“秦望山在會稽東南四十里。《輿地紀(jì)》云:‘在城南,為眾峰之杰。’《史記》云:‘秦始皇登之以望東海。’《十道志》云:‘秦始皇登秦望山,使李斯刻石,其碑尚存。’”
③長空三句:轉(zhuǎn)瞬間風(fēng)吹雨收云散。《維摩詰所說經(jīng)·方便品》:“是身如浮云,須臾變滅。”
④回首三句:《莊子·齊物論》:“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天籟,自然界的聲音。竅,孔穴。
⑤若耶溪:相傳西施曾浣紗于此,故又名浣紗溪。《會稽志》:“若耶溪在會稽縣南二十五里,北流與鏡湖合。”
⑥倩美人西去:《吳越春秋》載,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以圖復(fù)仇,其謀士范蠡在若耶溪邊訪得美女西施,獻(xiàn)與吳王夫差。
⑦麋鹿姑蘇:吳王得西施后在姑蘇臺建春宵宮,游宴作樂。《史記·淮南王安傳》:“伍被悵然曰:‘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臣今亦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
⑧歸歟:回來沒有?傳說越滅吳后,范蠡帶西施泛舟五湖而不歸。
⑨歲云三句:《詩·小雅·小明》:“歲聿云暮。”又《唐風(fēng)·山有樞》:“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樂,且以永日。”
【評點】
卓人月《古今詞統(tǒng)》:當(dāng)其落筆風(fēng)雨疾。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半寫景,后半書感,皆極飛動之致。寫風(fēng)雨數(shù)語,有云垂海立氣概。下闋慨嘆西子,徒沼吳宮而美人不返,悲吳宮兼惜美人,此意頗新警。后更言“王亭謝館”同付消沉,寧獨五湖人遠(yuǎn)!感嘆尤深。蓬萊閣為越中勝地,秦少游、周草窗皆賦詩詞。此作高唱入云,當(dāng)以銅琶鐵板和之。
上一篇:辛棄疾《漢宮春(會稽秋風(fēng)亭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陸游《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