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魯同群
秦關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幾人應淚落, 看君馬向南。
庾信
庾信集中《和侃法師》共三首,此為第一首。從第三首“誰言舊國人,到在他鄉別”二句,可知侃法師與作者同為流寓北方的南人,可能是江陵亡后,被西魏大軍裹脅而至長安。從第二首“客游經歲月,羈旅故情多”二句,可知作者與侃法師流寓北方已頗有時日,但尚未至作者晚年,亦即作者尚未失去回南方之希望,正是故國之思十分強烈的時期。多數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客中送客,對送行者來說最是難堪。更何況庾信當時身處北朝,表面上雖頗得優待,而實際身份畢竟不過是一亡國大夫。明乎此,我們對作者在這首詩中所流露的感情便較易理解了。
首二句“秦關望楚路,灞岸想江潭?!鼻仃P指函谷關,灞岸指灞陵岸,兩詞都借指北周都城長安。楚路、江潭,借指江陵,梁亡前元帝所都。這兩句兼留者與行者兩方面而言,均謂身在長安而日夜思歸,意思相近。按古人論律詩,以詞約義豐為貴,最忌合掌。五絕為諸體中字數最少者,合掌更是大忌。但此處這兩句詩卻不可據尋常詩法,視為敗筆。恰恰相反,非如此句重義復,便不足以表達作者拳拳思歸之心。而且,首句為遠望當歸,次句為神繞故里。極目遠眺,不過十里,楚路非“望”中所得見;而神思飛越,“想”象中江潭如在目前。二句同中亦自有異。
三四“幾人應淚落,看君馬向南?!贝藢>土粽呗涔P。同為羈客的侃法師終于南歸了,臨歧送別,這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感情是十分復雜的:有羨慕,羨慕對方夙愿終償;有祝福,祝福對方一路平安;然而,更多的則還是由此而引起的更加強烈的思歸之情和不得歸去的痛苦與悲傷。這一切,均在婆娑的淚眼與目送歸塵的形象描寫中得到了深刻傳神的表現。而“幾人”一詞,則又說明這種思歸不得的悲痛,并非僅僅屬于作者個人,而是當時被迫入北的士大夫與民眾共同的心態。
上一篇:霍然《咄咄吟(其八十)》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秦紹培《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