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雨中花》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fēng),蕩飏茶煙。①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艷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②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③不如留取,十分春態(tài),付與明年。
【注釋】 ①“今歲”三句:語本杜牧《題禪院》:“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fēng)。”此寫齋素生活。②“國艷”兩句描寫牡丹。牡丹有“花中之王”之稱,品種極多。唐時以緋紅色和貢黃色為極品,所謂“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皣G帶酒,天香染袂”即此。袂(mei妹):衣袖。③高會:大宴賓客。清商:古樂府曲名,借指秋肅。余妍(yan言):余美,指九月忽開的牡丹。
【譯文】 今年百花盛開的時節(jié),整天吹著東風(fēng),深院高墻里面,散發(fā)著輕輕的茶煙。只有綠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錢。聽說城西,長廊連著古寺,甲第帶著名園。那里有“醉貴妃”和“御黃袍”這兩種珍稀牡丹,使我留戀。清明已經(jīng)過了,殘花無處可歸,對此不禁淚灑懷前。漸近深秋了,為何這枝牡丹,依然這般紅艷?還是設(shè)宴會客,暫且追隨那稍縱即逝的時光吧,這難逢的牡丹秋日花開,肅殺的秋風(fēng)可不會憐惜。還不如留住這美妙姿色,開在明年春天。
【總案】 此詞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作。熙寧七年(1074)作者奉調(diào)密州(今山東諸城)作知州,密州因為多年旱災(zāi)和蝗災(zāi),作者按例齋戒素食了幾個月。八年春天牡丹花盛開時節(jié),未能觀賞。到了九月忽然千葉中開出了一朵,作者在雨中特意置辦酒宴,作了這首詞。上片寫春天時牡丹花開時的盛況。下片寫九月忽開牡丹,并因此想到時光的流逝是毫不容情的,并不會因為牡丹秋日開花而稍加寬貸,好景不常,還是及時行樂的好。
上一篇:周邦彥《隔浦蓮中山縣圃姑射亭避暑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
下一篇:吳禮之《霜天曉角王生陶氏月夜共沉西湖,賦此吊之。》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