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延齡
萬里車書盡會同, 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 立馬吳山第一峰。
完顏亮
這是一首充滿開拓進取、戰(zhàn)斗精神的詩篇。完顏亮是金朝開拓期的一位君主,他開始把金朝的首都由松花江流域的上京會寧府(今哈爾濱·阿城)推進到燕京(今北京),更進軍江南,直搗南宋首都杭州。他雄才大略,為藩王時即嘗書人扇云:“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以后更逐步實踐其逐鹿中原征服天下的雄偉志愿。與此同時,金朝女真族正在受著中原漢文化的同化,傳說完顏亮就是聞歌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望海潮》詞,“欣然起投鞭渡江之志”的,他本人的“頗知書,好為詩詞”則是他受同化的具體表現(xiàn)。岳飛之孫岳珂著《桯史》記載說,完顏亮南征,密遣畫工于使團,圖臨安城邑湖山勝景,完顏亮更著自己立馬吳山之像于其上,并題寫了這首詩。因此,這首詩是征服與同化、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的象征,其中充滿著正在擴展增強統(tǒng)一大國的國家觀念、開疆擴土的勃勃生機和英雄氣概。
“萬里車書盡會同”,是作者的雄偉志向和誓言,表明他繼承的是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統(tǒng)一天下的歷史傳統(tǒng),遵循的是堯都舜壤、漢唐封疆的正統(tǒng)國家觀念,說明著崛興于北國邊疆的女真民族意識的勃發(fā)和融入中華大民族的向心力與自覺性。“江南豈有別疆封”,這是對被征服者南宋王朝在思想和戰(zhàn)略上的否定,語氣之間充滿著對損失兩位皇帝、半壁江山,腐敗、軟弱的南宋政權(quán)的蔑視。對比之下,突出表現(xiàn)了征服者、勝利者的氣概。詩的后兩句描繪了這位英雄人物橫刀躍馬、提兵百萬、頂天立地的雄偉形象,而其背景則是人間的天堂,南宋都城杭州的湖山勝景。西湖被蘇東坡比作西子,江山如美人,風流一世,英雄千古,形象、背景的映襯,勃發(fā)著一派對民族、國家和偉大業(yè)績的忠愛之情。四句的小詩,因為其形像與氣概的博大,卻是尺幅千里,描繪了一幅歷史圖卷。
作者完顏亮是一位英雄人物,然而他不是完人,歷史上記載了他許多的“荒淫殘暴”的“罪行”,因此,他對歷史的作用也是功過相并的。同時,也正是因為他自己和歷史的原因,他本人進軍江淮于揚州因內(nèi)部兵變被部下殺死,他終未能統(tǒng)一天下,自己卻成了一名悲劇的英雄。但是,金朝開拓北國邊疆的歷史功績不容抹煞,女真人后來又繁衍為滿族,并統(tǒng)一中國建立過大清王朝,促進了多民族中華大國的融合與形成。而完顏亮的這首詩和他的其他詩詞作品,就形成了這一重大歷史過程的紀錄。南宋以來,大漢族思想支配的封建國家積貧積弱,各代王朝相繼滅亡,因此由之而生的愛國思想詩篇也多是悲哀的“亡國之音”,因而民族的英雄之氣不得振奮,對比之下,完顏亮這首詩所高歌的開拓戰(zhàn)斗的精神,則是彌足珍貴的了。
上一篇:宮曉衛(wèi)《南將軍廟行》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裴世俊《南徐懷古呈吳履齋》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