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登臨送目①,正故國晚秋②,天氣初肅③。千里澄江似練④,翠峰如簇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⑥,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⑦。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注釋】 ①送目:運目眺望。②故國:故都,指金陵。③肅:肅殺。④練:白綢。⑤簇:箭頭,一作聚集解。⑥星河:銀河,此借指長江。⑦謾?quán)担?徒然感嘆,空嘆。榮辱: 盛衰興亡。
【鑒賞】 這首詞是王安石罷相退居金陵時作,黃異 《唐宋諸賢名家詞選》注有 “金陵懷古” 四字,抑或是編者所加。楊湜 《古今詞話》 中說:“金陵懷古,諸公調(diào)寄 《桂枝香》者三十余家,獨介甫為絕唱。”
金陵乃六朝故都,虎踞龍盤,江山形勝; 煙柳繁華,風(fēng)光秀美。千年史跡,帝王遺蹤觸目皆是。王安石十六歲隨父定居金陵,以后從這里進(jìn)入仕途,罷相又退居于此,前后達(dá)三十余年。歷史的積淀與個人經(jīng)歷的交織,使他的見識和詩情不同凡響,這首詞被時人推為 “絕唱”,不為過譽(yù)。
上闋寫金陵形勝,皆為目中所見。起首三句寫登高眺望的時間和氣候特征。深秋時節(jié),天氣初肅,“初肅” 二字令人想見江南秋意,天朗氣清,林寒澗肅。此時登高四顧,江山形勝盡收眼底。“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上句寫水,千里長江猶如一匹白色絲帶蜿蜒東下,從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澄江靜如練”化出; 下句寫山,金陵周圍,群峰競秀,參差如簇。“翠” 字添色,“簇”字壯形,體物甚妙。此兩句總寫山水。山靜而水流,水流而引詩人極目遠(yuǎn)眺:“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寫出江天景色。夕陽里,江上船只遠(yuǎn)去; 西風(fēng)吹,酒旗迎風(fēng)飄飄。帆、棹皆指船。矗為直立之意,有風(fēng)吹拂故曰斜矗。此處用 “殘陽” “西風(fēng)”,已透衰颯景象。末三句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總收上闋。江天相融,輕舟為彩云遮卷,依稀可辨; 天水合一,白鷺背負(fù)夕陽展開雙翅。末句以 “畫圖難足”,寫不盡金陵勝景收束,極贊賞之意。在闊大的景象中,不無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的感慨。
下闋歷述古今盛衰之感,綰合金陵懷古詞旨。起句 “念往昔,繁華競逐”總領(lǐng)下闋。“繁華競逐” 四字說盡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六朝帝王競相窮奢極欲、博采聲色,以致敗亡相繼。“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上句用杜牧 《臺城柳》之“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句意。隋文帝開皇九年大舉伐陳,其名將韓擒虎,率先攻入金陵朱雀門,陳后主降。張麗華是陳后主寵妃,住在結(jié)綺樓上。這句用對比手法描繪出一幅歷史的敗亡圖畫。意思是門外已臨敵國大將,樓頭仍在尋歡作樂。詩人領(lǐng)一“嘆”字,既詠古事,亦寓傷今之情。“千古憑高對此,謾?quán)禈s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六朝的往事如同流水逝去,成了歷史陳跡,只剩下寒煙籠罩下一片荒草,憑吊者對此空嘆興亡又有何用?“憑高”呼應(yīng)“登臨”,“流水” 呼應(yīng) “澄江”,“衰草凝綠” 呼應(yīng) “晚秋”。“千古”句抒發(fā)了詩人對歷史興亡的見識和氣魄,空嘆無補(bǔ),重在改革,僅此一端,就將 “懷古傷今”一類詞人統(tǒng)統(tǒng)推倒。結(jié)末三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化用杜牧 《泊秦淮》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至今猶唱 《后庭花》。”《后庭花》為陳后主自創(chuàng)新曲,稱美張、孔等妃嬪的容顏,被認(rèn)為亡國之音。詩人于此突出 “至今” 二字,別有深意。宋朝從真宗、仁宗到英宗時期,天下升平,君臣豪奢,官冗兵弱,國庫枯竭,危機(jī)四露。作為大政治家的王安石不用說深有所感,因此這首詞自然地抒發(fā)了他對宋王朝現(xiàn)實政治的隱憂,名曰懷古,實則警時。聯(lián)系片頭 “繁華競逐” 四字,不就是對宋王朝現(xiàn)實政治的一種針砭嗎?
這首詞景物描寫氣象闊大,抒情思慮深遠(yuǎn); 筆力峭勁,詞風(fēng)雄健,是懷古題材中的上乘之作。
文章作者:萬家清
上一篇:愛國詩詞《劉琨·重贈盧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一九二五年《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