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詩經·載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①
驅馬悠悠,言至于漕。②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③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④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⑤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⑥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⑦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⑧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⑨
許人尤之,眾稚且狂。⑩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11)
控于大邦,誰因誰極。(12)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13)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14)
【注釋】 ①載:且,又。馳、驅:義同,即鞭馬快跑。唁 (yan): 向死者家屬慰問,此處不僅是哀悼衛侯,還有憑吊宗國危亡之意。毛傳:“吊失國曰唁。”衛侯: 舊說指衛戴公,因戴公立而旋死,故應指文公。②悠悠:路途遙遠的樣子。言:語助詞。漕:衛邑名,今河南省滑縣。③大夫:指前來勸阻夫人去衛的許國大夫。跋涉:登山涉水。山行曰跋,水行曰涉。④不我嘉: 不贊同我。嘉,嘉許、贊同。旋: 旋即、立即。反: 同“返”。“不能旋反”言不能立即回衛國。⑤視爾: 瞧瞧你們許國的大夫。不臧: 沒有善計良策。遠:迂遠,不切實際。“我思不遠” 言我的打算并不迂遠。⑥旋濟:立即渡水回衛國。濟,渡水。⑦閟 (bi):閉塞、止息。“我思不閟”言我對衛國的思念是不會停止的。⑧陟 (zhi):登。阿丘: 山丘,或曰衛國丘名。蝱 (mang): 草藥名,今稱貝母,古人以為可治郁悶之疾。“言采其蝱”言登丘采藥以療憂疾。⑨善懷: 多思慮。行: 道理。⑩尤:責備。“許人尤之”言許國的大夫們責備我。眾:指許國的大夫們。稚: 幼稚。狂: 狂妄。(11)野:衛國的田野。芃芃 (peng): 茂盛的樣子。(12)控: 往告,赴告。大邦: 大國。因:依、親近。極: 至。“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言哪國親近衛國,我就到哪個國家去赴告,去求救。(13)大夫君子:指許國的大夫們。尤: 錯誤。“無我有尤”言不是我有錯。(14)百爾所思: 即你們的百個想法、千個主意。之: 往,或曰思。“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言你們的百種思慮,不如我前去大國求救。
【鑒賞】 《載馳》出自 《詩經·鄘風》。作于公元前660或659年,史載為許穆夫人所作。
許穆夫人約生于公元前689年,春秋時衛國人。她名義上是衛宣公與宣姜的女兒,事實上乃衛宣公之子公子頑與宣姜私通所生。公元前673年嫁與許穆公,據劉向 《列女傳》載,當時齊國、許國皆來求婚。許穆夫人認為: 許國弱小,且遠離衛國; 齊國強大,且離衛國較近,不如嫁齊國為好,若衛國有難,有大國相救,而衛惠公不聽而嫁之于許。由此可見許穆夫人極富遠見卓識,且愛國心極強,把祖國的命運看得比個人的命運更重要。公元前660年,狄人侵衛,衛都陷落,衛懿公死于亂軍之中。在宋國的幫助下,衛在漕邑建立流亡政權,立許穆夫人之兄衛戴公為國君。不到一月,戴公死,復立其弟衛文公。許穆夫人對衛國危亡心急如焚,許國小且遠,力不能救衛,并且按禮制,國君夫人非父母喪不能歸寧。然許穆夫人在 “舉國非尤” 的情況下,力排眾議,毅然回國吊唁戴公,救亡圖存,《載馳》 即許穆夫人歸唁衛侯的紀實之作。這正如《詩經》所說:“《載馳》,許穆夫人作也。閔其宗國顛覆,自傷不能救也。衛懿公為狄人所滅,國人分散,露于漕邑。夫人閔衛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賦是詩也。” 又據 《左傳》閔公二年載,齊桓公為之大為感動,出師援衛,“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戎漕” 并 “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匹”,嘉賞許穆夫人的愛國壯舉。僖公元年,齊桓公又率諸侯幫助衛國復國,建都楚丘。正因為此,許穆夫人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
《載馳》凡四章,首章寫許穆夫人歸唁衛侯,情在駿奔,許國大夫長途跋涉,前往勸阻;次章駁斥許大夫勸阻之非,陳述自己情系衛國,義無反顧的決心;第三章再斥許大夫的迂腐昏庸、幼稚狂妄,再陳自己憂國之心、救亡之志;末章寫許穆夫人欲前往大國求援,以圖光復祖國。許穆夫人的偉大處,不但在于她有強烈的愛國之心,更在于她能力排眾議,行救國救亡之舉。
《載馳》不僅以崇高的愛國情操彪炳千秋,也以高超的藝術技巧動人心弦。全詩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敘事則情附于事,寫景則景中含情,議論又帶情韻而行; 且用對比手法,將許大夫的迂腐昏庸與許穆夫人的明智果敢相比照,越發顯出詩人的崇高; 另外,詩歌用韻自由靈活,寫其“憂”,則押i、ou韻,斥其 “非”,則押an、ang韻,聲情相符,文情并茂。
文章作者:傅正義
上一篇:愛國詩詞《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張際亮·遷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