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郭沫若·抗日抒懷 二首》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七七盧溝卷大波,關頭最后劍新磨。
休將委屈重相問,除卻懲膺更有何?①
氣作銀虹穿白日,人擐金甲護黃河。②
今朝畢見雄獅醒,舉國高揚抗戰歌。
四億人群氣度雄,族于盡孝國于忠。
赴湯蹈火尋常事,撥亂扶危曠代功。③
淚血灑湔天日白,肺肝涂染大江紅。④
紆籌自古哀兵勝,掃蕩妖氛仗烈風。⑤
【注釋】 ①懲膺: 即膺懲,抵御討伐之意。《詩·魯頌·閟宮》: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②擐 (huan): 套,穿。《左傳·成公十三年》: “文公躬擐甲胄。” 《三國演義》第三回: “擐甲持戈,立于閣下。”③曠代: 歷時長久。④湔 (jian): 通濺。《國策·齊策五》:“臣請以臣之血湔其衽。”⑤紆籌: 即運籌,謀算策劃,泛指戰爭。
【鑒賞】 《抗日抒懷》據許滌新 《百年心聲》一書介紹,是郭沫若寫于1941年9月的作品,共四首,這里選其中兩首。
第一首: 開篇一、二句寫日本帝國主義發動 “七·七”盧溝橋事變后,中華民族到了急需磨劍礪刃,抗敵救亡的最后關頭。三、四句寫大敵當前,全國人民的頭等大事便是 “懲膺”,抗敵御侮,衛國保家,因而個人、團體、黨派之間均應捐棄前嫌,休問 “委屈”,團結一致,共同抗日。五、六句寫全國人民抗日愛國的豪情如同 “銀虹”一般,直沖云霄; 戰士們身穿 “金甲”,保衛 “黃河”,保衛中國! 七、八句寫作者眼見東方 “雄獅” 已經覺醒,“舉國高揚抗戰歌” 的興奮心情。全詩熱烈地贊美了抗戰初期全國人民積極投身抗戰的愛國豪情!
第二首: 先寫全國四萬萬同胞在日本侵略者面前,群情激憤,氣雄膽壯,一致抗日,共赴國難的動人情景,并指出這是保家衛國,為族盡孝,為國盡忠的大事。再寫抗日軍民慷慨悲歌的壯舉: 他們視 “赴湯蹈火” 為 “尋常”之事,認識到抗日救國、“撥亂扶危”是具有 “曠代”之功的偉業! 因此,他們 “淚血灑湔天日白,肺肝涂染大江紅”,為國捐軀,在所不惜! 最后,表達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因為,自古以來交戰雙方,得道多助,勝利屬于正義者一方,故有“哀兵”必勝之說。在抗日戰爭中,我國參戰屬于反侵略的正義戰爭,正義在我方,勝利必在我方! 即使如此,勝利不是等來的,是要靠戰斗來獲取。所以,詩人最后大呼: “掃蕩妖氛仗烈風”!
這兩首詩語辭嚴正,對仗工穩。如 “銀虹”對 “金甲”,“穿白日”對 “護黃河”,“赴湯蹈火”對 “撥亂扶危”,“尋常事”對 “曠代功”,“淚血灑湔”對“肺肝涂染”,“天日白”對 “大江紅”,不僅音律諧和,而且色彩對比鮮明,極大地增強了詩歌氣勢的豪壯和韻味的悲壯!
文章作者:丁樵
上一篇:愛國詩詞《嚴復·戊戌八月感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李叔同·金縷曲·披發佯狂走》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