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余文涵·鐵窗明月有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鐵窗明月恨悠悠,無限蒼生無限仇,
個人生死何足論,豈能遺恨在千秋!
【鑒賞】 鐵窗,是囚禁自由的。明月,有著自在而光明的空間。人與明月之間,有鐵窗的阻隔,當然會仇恨有加了。而懷抱天下的共產黨人,鐵窗牢獄之中,想到的不是個人的自由和生死,而是蒼生的飽暖; 思慮的是民族、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革命的思想是永遠囚禁不住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在蒼茫之中,在明月和鐵窗之間依然自在地傳遞。
詩以鐵窗和明月起筆,寓意深刻,境界高遠,給人以廣闊的思考空間。明月之下,也是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時候,作者在牢獄之中,望著皓潔的月亮,觸景生情,想到飽受戰亂之苦的民眾,處在危難中的國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感慨油然而生。由國家大業、民族興亡進而想到個人作為,作者以歷史的人生價值觀作為衡量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標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情懷,為追求光明和自由不惜奉獻生命的浩然正氣沛然充塞于蒼溟之間。這也深化了詩的主題,賦予了這首詩更為廣泛的社會意義。
作者身處鐵窗之中,明月之下,沒有 “英雄一入獄,天地一悲秋” 的痛苦感嘆,也沒有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失意愴然和酸凄孤獨,具有的是為國捐軀,不計個人生死的遠大理想和革命抱負。整首詩層次清晰,筆法凝重不見斧鑿,感情深沉,境界寬闊,最后以感嘆句結束,倍添了詩中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的英勇豪邁之氣。
文章作者:劉志華
上一篇:愛國詩詞《汪元量·錢塘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朱蘊山·長夜見月有懷》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