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圓者為圭方為璧②,漫漫無際粘天白。旌旗卷凍龍蛇飛③,列騎嘶寒蝟毛磔④。又不見,鐵衣戛戛裹層冰⑤,冰絲萬縷須眉凝。荷殳永夜不敢寐⑥,雪山有急三軍登⑦。吁嗟紫塞走封豕⑧,圣人用兵不得已⑨。憂勞不倦宵旰心⑩,十萬貔貅皆赤子(11)。勉旃將士殲犬戎(12),投戈早晚奏膚功(13)。歸而飲至朝陽宮(14),九州衣被春融融(15)。
注釋 ①此詩作于雍正十一年后,詩人在烏里雅蘇臺將軍任上,即討伐民族分裂者噶爾丹策零之際。噶爾丹策零:準噶爾部首領,屢次舉兵襲清,雍正十年為清兵所敗于喀爾喀蒙古土謝圖部境內。十二年請和,清政府罷兵。定以阿爾泰山為準噶爾游牧界限。此詩寫蒙古大漠雪景,形象鮮明,特色突出;又與軍中生活緊密結合,充滿體恤將士、以苦為樂的精神。詩人以維護國家安全、守衛邊疆為務,對勝利前途充滿信心。與唐代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同為歌行體邊塞詩,洋洋灑灑,不一而足,有異曲同工之妙。②君不見二句:形容北方朔漠大雪的雪花形狀。質地如玉石之圭和璧。圭:古玉器名,長條形。璧: 古玉器名,或用琉璃制,平圓形,正中有孔。此詩的“圓為圭”、“方為璧”則將二者顛倒。③旌旗句:凍卷的旌旗如龍蛇狀在空中飄舞。④列騎句:戰馬在寒空中鳴叫,體毛凍卷如刺猬之針刺突出分立。磔:分裂牲體以祭神。此指分頭并立。⑤鐵衣:軍士所著的鐵制鎧甲。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戛戛: 像聲詞。⑥荷殳: 肩扛兵器。殳: 古代撞擊用的兵器,竹制,長一丈二尺,頭上不用金屬為刃,而以八棱為尖。⑦有急:有緊急軍務。⑧紫塞: 原指長城,此代指邊疆。因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漢代亦然,故名。封豕: 大豬。古以 “封豕長蛇” 比喻貪暴者、侵略者,此喻邊地的民族分裂者噶爾丹策零。⑨圣人句:帝王本不欲征戰,但為了安定邊境,不得已而用兵。李白 《戰城南》詩: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⑩宵旰:即“旰食宵衣”。指心憂事繁而延遲到晚上方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后用來稱諛帝王勤于政事。(11)貔貅:古籍中所記載的一種猛獸,用以比喻勇猛的軍士。赤子: 以赤子之心盡忠報國。(12)勉旃:努力。多于勸勉時用之。旃:語助詞,之焉的合音字。犬戎: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殷周時游牧于涇渭流域,是殷周西邊的勁敵。此用以代指邊境之敵。(13)投戈早晚:謂早晚要休兵。戈:兵器。投戈即放下兵器。膚功:功勞。(14)朝陽宮:皇宮中舉行慶功典的宮殿。(15)九州句: 中國全部普照融融的春光。代指享受和平的幸福,遠離冰雪寒天。
上一篇:旻寧《長齡入覲題四韻以賜之》
下一篇:《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