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譚嗣同·獄中題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①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②
【注釋】 ①望門投止:看見有人家就去投宿。張儉:東漢末年高平人,曾任東部督郵,因彈劾宦官侯覽,被反誣結黨,被迫逃亡。人們看重他的聲望品行,多破家相容。杜根: 東漢安帝時任郎中。安帝時,鄧太后攝政,宦官專權。杜根上書要求還政給皇帝,觸怒鄧太后,被裝進口袋在殿上擲摔,載出后又裝死三天,后隱身酒肆,鄧太后死后復官。②橫刀: 這里指慷慨就義,表示英勇無所畏懼。昆侖: 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東延入青海境內。
【鑒賞】 譚嗣同是清末戊戌變法運動中最激進、最堅定的志士。戊戌變法失敗,維新派遭到清廷反動頑固派的迫害,康有為、梁啟超等被迫逃亡。譚嗣同卻拒絕友人要他避難的勸告,他悲憤地說: “各國變法,無不從變法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不久,他被捕入獄。《獄中題壁》這首詩就是譚嗣同就義前用炭渣寫在監獄墻壁上的。
這首詩用東漢的張儉和杜根喻指變法失敗后的維新派志士。“望門投止思張儉”,是說當時人們景仰、思慕張儉的為人,在他逃亡時,人們不怕牽連,樂意接待他,喻指被迫逃亡的維新派志士一定會受到支持。“忍死須臾待杜根”,是說處在困境的被捕的維新派志士要像杜根那樣忍死,力求保存力量,以便將來有可能繼續從事維新事業。第一句指去者,第二句指留者,與第四句的 “去留肝膽” 緊密呼應。
“我自橫刀向天笑”,以豪邁的詩句表明了詩人對封建反動頑固派的極度蔑視和他英勇無畏、勉勵世人、視死如歸、慷慨就義的高尚氣節。“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說被迫逃亡的去者康、梁等人和被捕入獄的留者“戊戌六君子”等人,肝膽相照,像兩座巍峨的昆侖山一樣,屹立在大地上,維新救國的事業是會像昆侖山一樣延續下去的。
這首詩活用典故,以古喻今,充滿為國捐軀的犧牲精神和驚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氣。詩中的“兩昆侖”有多種解釋: 有說指康有為和譚嗣同的,有說指康有為和大刀王五的,有說指唐才常和王五的,有說指俠士胡致廷和王五的……這里基本取第一說,但去者不限于康有為,而指所有維新派逃亡者; 留者也不限于譚嗣同,而指所有維新派被捕者。這樣,似更得作者原詩旨意。
文章作者:馬達
上一篇:愛國詩詞《章炳麟·獄中聞沈禹希見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郭沫若·登南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