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杜牧·泊秦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①
【注釋】 ①后庭花: 《玉樹后庭花》的簡稱,相傳為陳后主所作,后世謂為亡國之音。
【鑒賞】 此詩作于江寧 (今南京),具體寫作時間未詳。秦淮河經(jīng)過金陵城內流入長江,六朝以來為游覽勝地,詩人夜泊秦淮聞歌女唱陳后主時流行的頹靡歌曲,不禁觸景生情,寫出此詩。
前兩句寫秦淮夜景,蓋流經(jīng)城市中心的河流,兩岸是商業(yè)區(qū)和 “紅燈區(qū)”集中的地帶,兩岸都有 “酒家”,月夜上燈后,景色自勝日間。近人朱自清、俞平伯各有一篇 《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蜚聲文壇,亦得歷史與江山之助也。而本篇一開始即寫 “夜泊”,及秦淮夜景 “煙籠寒水月籠沙”,可知不是偶然的。月下沙岸尤明,水上則彌漫著一層輕紗似的煙霧,寫景空靈細膩且有唱嘆意味。有人說此句 “寫景蕭寥冷寂,泊舟處當非繁華喧鬧之處”,恐未必然。
后兩句寫聞歌有感,秦淮河不寬,故在舟中可以清楚地聽到岸上的歌聲。唐崔令欽 《教坊記》 錄有 《后庭花》 曲,可見唐時尚在流行六代興亡之感慨,憂國憂民之情懷,一時涌向心頭。詩只言 “商女不知亡國恨”,而那些座中頗有身份的聽眾呢,也不言而喻,則世風之日下,時局之可憂,亦見于言外。旨意委婉,感慨轉覺深沉。沈德潛、管世銘等均推此詩為唐人七絕之絕唱,乃至壓卷之作。
關于 “商女”,《辭源》釋為歌女是正確的 (“商”是宮商之商),“不知亡國恨”,是指不知所唱歌曲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并無費解之處。陳寅恪 《元白詩箋證稿》謂詩中 “商女” 是揚州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揚州與金陵 “隔江”,所以“不知亡國恨”,把本來簡單的問題反而搞復雜了,雖言出方家,不能不說是千慮一失。還有人說 “商女” 即商人女眷,與 “酒家”無涉,恐未必然。從整個詩看,還是聯(lián)系秦淮酒家,釋為歌女,措意為深。
文章作者:周嘯天
上一篇:愛國詩詞《孫蔚如·氣壯山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王褒·渡河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