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何香凝·詠梅》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一樹梅花伴水仙,北風強烈態依然。
冰霜雪壓心猶壯,戰勝寒冬骨更堅。
【鑒賞】 作為一位名滿天下的畫家,何香凝的墨寶歷來為海內外華人同胞所珍貴,尤其是獅、虎、梅,更是“寄托著革命家復興祖國的雄心壯志,活躍著廖仲愷不朽的革命精神” (參閱柳亞子 《題香凝夫人畫幅》)。這首 《詠梅》就是她為自畫的梅花圖而題寫的,錄自 《何香凝詩畫集》。起句說構圖,次句寫梅的形,三、四句贊梅的神,也就是 “心” 的 “壯”與 “骨” 的 “堅”。自古以來,畫梅詠梅者可謂多矣,粗粗一看,何香凝此作似乎并無特別起眼的東西; 但是,聯系到女士一生的人品行狀,我們就不能不驚嘆這首七絕含量是多么豐富、精神是何等高貴了。她是一位獻身祖國,九死無悔的巾幗英雄。丈夫廖仲愷被國民黨右派殺害后,她“哀思惟奮酬君愿,報國何時盡此心” (何香凝《悼亡》),繼續維護孫中山的路線政策,還大膽地作獅子吼,在國民黨中央全會上揭露敵人。“九·一八”事變一發生,她立即就從法蘭西趕回祖國,全力投入到抗日救國活動中。她曾致信張治中將軍,并送女褂子一件,囑其 “轉達黃埔學生的將領”,還附詩云: “枉自稱男兒,甘受倭奴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儕婦女們,愿往沙場死,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張素我 《憶抗日戰爭二三事》) 1958年,流寓臺灣孤島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偶然得到三十年前他題詞的《歲寒三友圖》,因賦詩志感。何香凝讀后,立即步原韻和作,其三云: “遙望臺灣感慨憂,追懷往事念同游。數十年來如一日,國運繁榮渡白頭。”凡此種種,無不表明這位愛國者 “態依然”、“心骨堅”的英雄本色。無論二十世紀的狂濤怒浪怎樣變幻莫測,她始終都做到了 “守己全真”這四個字,的的確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董必武曾為何香凝所畫 《墨梅》題詩云:“花寒不落墨常新,勁挺疏枝最有神。端的雙清樓上作,化身如愿暗香真。”顯然,在這位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目中,何香凝之于梅,或梅之于何香凝,只不過異形同質,都是不朽的!
文章作者:蒲健夫
上一篇:愛國詩詞《鄭思肖·詠制置李公芾》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于謙·詠煤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