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元好問·續小娘歌·十首·其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北來游騎日紛紛,斷岸長堤是陣云。①
萬落千村籍不得,城池留著護官軍。
【注釋】 ①游騎:指蒙古軍隊。
【鑒賞】 《續小娘歌》寫于金哀宗天興二年 (1233)。是年四月,蒙軍進占金都汴京 (今河南開封); 五月,詩人和其他金朝官吏被蒙軍羈押渡過黃河,輾轉跋涉,押送至聊城 (今屬山東) 羈管。沿途聽到黃淮中下游地區的青年男女唱著民歌 《小娘相見曲》,十十五五相和不絕,充滿著 “離鄉去國” 的凄苦之情,深深引起了詩人的共鳴。秋天到了聊城之后,他便依照 《小娘相見曲》 的民歌形式,寫下了十首 《續小娘歌》,描述了沿途所見的凋敝破落的景象和被虜掠人民的悲憤心情。
這里選析的是第二首。起句寫由漠北而來的蒙古游騎驃悍強勁,日日夜夜從不停息地騷擾中原人民。如果說這是從時間上強調蒙軍帶來的禍害接連不斷,無休無止; 那么,次句則是從空間上渲染蒙軍的聲勢浩大,猶如河岸的長堤難以動搖,猶如天上的陣云無邊無際。第三句轉而寫被驅趕的百姓無處棲身,千村萬落已荒無人煙,不可憑借。結句說城池都不讓百姓居住,留著用來保護那作威作福的官軍——蒙古入侵者。全詩樸實無華,卻感人肺腑; 并無什么特寫鏡頭,然而入侵者的耀武揚威,眾百姓的顛沛流離,卻昭然在目; 并無什么驚嘆、呼喊,然而卻能久久地震撼讀者的心靈,激發出愛國為民的滿腔熱血。
文章作者:顧建華
上一篇:愛國詩詞《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其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陳子龍·遼事雜詩·八首·其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