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儀·卜算子》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詞言情,語言平淡而有味,情調輕快而率真,頗具樂府民歌風味。造成這一藝術效果,除了深切的體驗之外,還在于善構思。這是一首小令,上下片各二十二字,加上一個襯字,全詞合四十五字,篇幅甚短窄。但是,作者善于安排情思結構,因而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現(xiàn)無限的情思活動。這是詞作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
詞作展現(xiàn)主人公的情思活動,主要憑借著長江水。從字面上看,似十分簡單,而且平直,即使識字不多的人,也一讀便懂。然而,就其情思結構看,心潮及江潮卻并非一瀉無余。
上片說“思君”與“不見君”的矛盾。這是一組天然的情思組合。首先揭示其原因,即:“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江水阻隔,路途遙遠。這是“思君”與“不見君”的客觀原因。其次揭示其后果,即: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思君”與“不見君”的矛盾尚未解決。對此,主人公乃頗有怨恨情緒,但也因為能夠“共飲長江水”而引以自慰。上片所說,是“我”與“長江”的矛盾。下片說“恨”,變換情思結構,轉說“我”與“君”的矛盾。“恨”的具體內容是“日日思君不見君”。其原因已如上述,這是客觀環(huán)境所造成的。主人公對此頗有體驗,因為她就生活在長江邊上。但是,主人公并不僅僅怨恨客觀環(huán)境,實際生活教育了她,她認識到,“思君”而又“不見君”,除了江水阻隔之外,還有人為的原因。也就是說,我日日思念著他,他未必日日思念著我,所以,主人公的怨恨情緒就由江水轉移到對方。由于情思結構變化,同樣是長江水,在人物心中所產生的情感就不一樣。上片因“思君”,見到長江水,即產生相思情緒,謂相思情緒如長江水一般,日夜長流;下片因“不見君”,見到長江水,即產生怨恨情緒,謂怨恨情緒如長江水一般,無有休止。十分明顯,主人公對于對方的感情已有所懷疑。所以,歇拍二句稱:“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君心似我心”這是主人公的主觀愿望。“君心”究竟如何? 主人公似未有大把握。但是,她仍然表白了自己的決心;只要他不會變心,我也一定不會辜負他。
這首詞言情,吸取了樂府民歌的語言和藝術方法,而比樂府民歌的思想內容更加復雜,表現(xiàn)得更加曲折宛轉,更加動人。例如《上邪》這是樂府民歌中言情名篇,所說也是“我”與“君”的矛盾。但是,《上邪》說“我欲與君相知”,所謂“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似僅僅表現(xiàn)主人公相思情思的一個方面,即極其單純的一個方面,既坦率而又平直,而這首詞,卻能在矛盾沖突中較為充分地展現(xiàn)主人公復雜的內心世界:既擔心“君心”未必似“我心”,又決心一愛到底。因此,這首詞言情顯然是比較真實的。
上一篇:《溫庭筠·南歌子》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嚴蕊·卜算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