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劉子翚·汴京紀事·二十首·其七》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①
夜月池臺王傅宅,春風楊柳太師橋。②
【注釋】 ①覆鼎: 《易·鼎卦》: “鼎折足,覆公錬。”意為鼎足折斷, 食物灑于地,比喻國事被權臣所敗壞。②王傅: 指宋徽宗時太傅楚國公王黼。太師: 指太師魯國公蔡京。
【鑒賞】 劉子翚所作 《汴京紀事》共二十首,皆七言絕句。靖康之變后,北宋都城汴京被金人侵占,詩人感時憂國,寫下這組反映發生于汴京的歷史事件的詩,此為其七。這首詩以犀利的筆觸鞭撻了禍國殃民的權奸,并通過描寫其死后情景,予以無情的嘲諷。
首句慨嘆奸臣誤國,語極沉痛。北宋末年,王黼、蔡京深得徽宗寵信,二人相互勾結,竊據國柄,結黨營私,為禍國家民眾; 為了貪功,聯合金人攻滅遼國,結果引狼入室,致使金人南侵,是“六賊” 中的主要成員?!案捕φ`前朝”,即指二人失政誤國,招來北宋覆亡的慘禍?;厥淄?,作者深感大勢已去,回天無力,惟有徒然嘆息而已。次句緊承前句 “誤”字,抒寫了人們對權奸的無比憎恨。盡管他們尸骨已朽,但民眾唾罵之聲不絕,誤國為惡,死有余辜,這是一切奸佞應得的下場。
三四兩句由議論轉為寫景,于描述中深含諷意。王、蔡二人掌權之日,貪贓枉法,賣官鬻爵,大肆收刮錢財,營建園林府第,生活極為豪奢。然而好景不長,欽宗登位后,二人相繼遭到貶斥放逐,死于途中,王宅被籍沒易主,蔡府遭一場大火毀去,舊址上建起了橋梁。作者抓住這一歷史變故,托景以諷:夜月輝映著池臺園林,春風吹拂著橋邊綠柳,風月園林依舊,而煊赫不可一世的王、蔡卻已身敗名裂,形銷骨朽,惟有千古罵名流布人間,成為人們詛咒的對象。
此詩融議論、寫景、抒情為一爐,既直筆斥罵,又委婉以諷,表達了對誤國奸佞的輕蔑與痛恨,同時抒發了國事滄桑的感慨,構思精巧,耐人尋味。
文章作者:林心治
上一篇:愛國詩詞《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一二五》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令狐楚·少年行·其三》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