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注釋】
斷腸人:此處指飄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天涯:天邊。這里指離家極遠的地方。
【鑒賞導(dǎo)示】
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馬致遠頗負盛名,有文場“曲狀元”之稱。
這是馬致遠小令中最著名的一首。作者以凝練的語言,通過一幅秋郊夕照圖的描繪,準(zhǔn)確而委婉地刻畫出旅人飄泊的心境。在我國古代以這種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多得不勝枚舉,但這首小令在同類作品中卻獨樹一幟,在表現(xiàn)手法上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鑒賞】
這首小令一個突出的特點,是詩人不用句子,而用極具特征性的詞組堆起一幅色彩鮮明、感情濃郁的畫面。第一組枯藤、老樹、昏鴉,一派暗色朦朧的畫面,寫得那么灰暗、蒼涼、孤寂、蕭瑟,使人無法處于其中。然而詩人又偏偏托出一個人,他在無人行的古道之上,抹幾絲殘陽,西風(fēng)透骨!這環(huán)境,這場景,怎不讓一個他鄉(xiāng)游子倍感前途昏朦,從而鄉(xiāng)愁無限,思鄉(xiāng)之情使其斷腸!這一組景物帶有斷腸人的主觀感受,活活地襯托出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交融得極其和諧。
而作者偏又用詞組堆出了一幅圖畫:小橋、流水、人家。在這“人家”的小屋里,盡管也不會明亮,但總還可以有家人團聚的溫馨,也可能家人正在燈下編織著明天的夢。這對一個他鄉(xiāng)游子該是多大的誘惑!唯其如此,就更加重了游子的鄉(xiāng)愁。詩人這種不落痕跡的兩幅畫面的對比,既相反又和諧。
最后一句點活了全曲,丟了最后一句,全曲只是堆砌一個景物罷了,就無所謂情了,那這種畫就沒什么意義了,所以最后一句融進了他鄉(xiāng)漂泊的斷腸人,使這一組景物全活,充滿了游子之濃郁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情、鄉(xiāng)思。
【鑒賞要點】
[1]名句:這首小令全為名句。[2]情景交融。[3]色彩鮮明的畫面。頭三句疊用九個名詞,可說簡到不能再簡,卻把旅人眼前的秋天蕭瑟景象渲染到了極致。
上一篇:《【唐】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七)》高考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梅堯臣·陶者》高考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