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1]
(宋)秦觀
纖云弄巧[2],飛星傳恨[3],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4]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5]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6]。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北宋著名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以詞聞名。著有《淮海居士長短句》。
【注釋】
[1]鵲橋仙:此調有兩體,五十六字者始自歐陽修,因其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取以為名;八十八字者始于柳永。此調多詠七夕。
[2]纖云弄巧:纖細的云彩變幻出許多美麗的花樣來。這句寫織女勞動的情形。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
[3]飛星傳恨:飛奔的牽牛星流露出(久別的)怨恨。作者想象被銀河阻隔的牛郎、織女二星,閃現出離愁別恨的樣子。
[4]金風:秋風。秋在五行中屬金。玉露:晶瑩如玉的露珠,這里指秋露。
[5]忍顧:不忍心回頭看。
[6]朝朝暮暮:日日夜夜,這里指日夜相聚。
【譯文】
彩云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別離的愁恨。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原為詠嘆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作的樂曲。
上片寫佳期相會盛況,下片寫依依惜別之情。
這首詞將寫景、抒情、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思考與練習】
1.說說這首詞的語言風格。
2.這首詞用什么手法表達自己理想的愛情觀?這種手法有何作用?
上一篇:(唐)賈島《題李凝幽居》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