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姚江詩存
地方詩總集。十二卷。清張廷枚編纂。張廷枚字唯吉,號羅山,浙江馀姚人,諸生,嘉慶丙辰(1796)舉孝廉方正,有《棄馀詩草》。姚江,即馀姚縣,屬浙江紹興府。馀姚詩學至南宋而興,其間最有名者為高翥。黃宗羲曾編纂《姚江佚詩》存錄六朝至明人詩,后康熙間邑人倪繼宗復編《續姚江逸詩》、收錄明末至清初葉馀姚詩人之作。廷枚生于乾隆間,距倪氏之編五十馀年,為保存文獻,使姚江詩學存亡繼絕,故編此集。此編共收清初至乾隆中葉作者一百六十馀家,特別注重收錄明遺民作品,卷一至卷四所收幾乎皆為遺民作品。全書以黃宗羲為開篇(倪繼宗之《續姚江逸詩》已錄黃詩),錄其作品三十七首;二卷開篇為譚宗(曼方),錄詩六十三首;三卷開篇為呂章成(蓼園),錄詩四十三首;四卷開篇為邵以發(頤齋),錄詩四十首,此四人皆為明遺民。所收詩多來自個人所存,四方選本,志乘所載,以及故家收藏和作者子孫所保存之手稿。其取詩注重收錄“和平敦厚大雅之音”。編者自云:“溫柔敦厚,詩教也。古今作者,代不一人,人不一體,要皆根柢風騷,淵源忠孝。故茲集所載,平奇濃淡,體制雖殊,總不敢失詩人之旨。”(《例言》)當時正處于文字獄高潮中,書內又多收遺民作品,故特聲明姚江遺民雖不仕新朝,寄跡山林,不求名譽,但“亦無不擊壤、撫缶,歌詠圣世”。作者之后附有小傳,間有編者評語。清初以詩名者高士奇、王蘋、桑調元三人,因其集皆署錢塘籍,故此編不復載。書前有邵晉涵、陶廷珍兩序及高掄印題詩二首。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刊本,寶墨齋藏板。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因革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杭郡詩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