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胡仔·推敲①》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宋·胡仔
《劉公嘉話》云:島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quán)京兆,島不覺沖至第三節(jié)。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遂與并轡(11)而歸。留連論詩,與為布衣之交(12)。
【注釋】選自《苕溪漁隱叢話》。胡仔(1110年—1170年),字元任,南宋初績溪(今安徽績溪)人。本文引自宋黃朝英《緗素雜記》。
〔劉公嘉話〕即唐韋絢《劉公嘉話錄》。“劉公”指劉禹錫,本書記錄的是劉禹錫講述的事。現(xiàn)在的傳本名《劉賓客嘉話錄》(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其中并無此條。
〔島〕即唐代詩人賈島(779年—843年)。字閬仙,一作浪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曾任長江主簿,著有《長江集》。
這兩句詩出自《題李凝幽居》。全詩為: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fù)言。
〔練〕中國文學(xué)理論和批評、創(chuàng)作的術(shù)語“練字”、“練句”的簡稱。對詩文中的用字遣詞進(jìn)行錘煉、改易。
〔引手〕手前后動,仿佛拉弓射箭的樣子。
〔權(quán)〕唐以來稱試官或暫時代理官職為“權(quán)”。
〔京兆〕京兆尹,京城的地方長官。
〔左右〕侍從。
〔具對〕詳細(xì)應(yīng)答。
(11)〔并轡(pèi)〕坐騎相并著走。轡,駕馭牲口的韁繩。
(12)〔布衣之交〕本指貧賤之交。這里意為不拘身份地位高低而結(jié)為朋友。布衣,麻布衣,一般為平民所服,借指平民。
【譯文】《劉公嘉話》里說,賈島初次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時,有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出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想用“推”字,后來又想用“敲”字,反復(fù)思考也沒有定下來,就在驢背上吟誦著,還不時地伸手做著推和敲的姿勢。當(dāng)時吏部侍郎韓愈代理京兆尹,賈島不知不覺地沖進(jìn)了韓愈出行的儀仗隊的第三排中間。侍從推搡著把他帶到韓愈面前,賈島便把自己想出的詩句,正在考慮的用詞全都對韓愈作了回答。韓愈停下馬想了好一會兒,對賈島說:“按說敲字好。”于是他和賈島一塊兒并排騎著坐騎回去。他們在一起談?wù)撛姼瑁岵坏梅质郑瑑蓚€人成了朋友,建立起像平等的老百姓那樣的交情。
上一篇:《唐·柳宗元·童區(qū)寄傳》全文|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南朝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