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 ‘齊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11)。酒酣(12),吏二縛一人詣王(13)。王曰:“縛者曷(14)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15)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16)?”晏子避席(17)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18),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19)。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20)。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21)?”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22),寡人反取病焉(23)。”
【注釋】選自《晏子春秋》卷六。使楚,出使到楚國去。
〔之〕指晏子將使楚這件事。
〔左右〕近旁的人。這里指近臣。
〔習辭者〕很會說話的人。習,熟練。辭,辭令,言詞。
〔方〕正要。
〔何以也〕用什么(辦法)呢?以,用。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當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為,于,在。
〔王曰,何為者也〕大王就問,干什么的呀?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坐盜〕犯了偷竊的罪。
(11)〔賜晏子酒〕賞給晏子酒。即置酒招待晏子。
(12)〔酒酣(hān)〕喝酒喝得正高興。酣,酣暢,暢快。
(13)〔吏二縛一人詣(yì)王〕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詣,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14)〔曷(hé)〕通“何”,什么。
(15)〔視〕看著。
(16)〔齊人固善盜乎〕齊國人原本是慣于偷竊的嗎?
(17)〔避席〕離開座位。表示鄭重和嚴肅。席,座位。古代把席子鋪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
(18)〔枳(zhǐ)〕也叫“枸(gōu)橘”,果實酸苦。
(19)〔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只是葉子相像,它的果實味道不同。徒,只。其,它的。實,果實。
(20)〔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所以如此的緣故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啊。然,如此。
(21)〔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人慣于偷竊嗎?得無,莫非,豈不是。
(22)〔圣人非所與熙(xī)也〕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圣人,才德極高的人,這里指晏子。熙,通“嬉”,嬉戲,開玩笑。
(23)〔反取病焉〕反而自討沒趣了。病,污辱。
【譯文】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就對手下的人說:“晏嬰是齊國的一個善于說話的人。現在他要來了,我想羞辱他一下,用個什么法子呢?”手下的人說:“等他一到,我們就綁上一個人,從您跟前走過。大王就問,這是干什么的?我們就說,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什么罪啦?我們就說,因為他偷了人家東西啦。”
晏子來了,楚王請他喝酒。正喝得高興,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跟前。楚王就問:“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說:“齊國人,犯了偷竊罪啦。”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原本愛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晏嬰聽人說過,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了枳樹了,只有葉子的形狀很像,果實的味道可差遠了。這是由于什么原因哪?水土不同啊! 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豈不是楚國的水土使人愛偷嗎?”楚王笑著說:“道德高尚的人是不該跟他開玩笑的,我是自討沒趣啊。”
上一篇:《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
下一篇:《詩經·氓》原文注解與大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