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星月》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
【詞律·詞趣】
本格雙片一百零二字。全詞同韻,仄韻,韻字可上聲、可去聲。上片第五句、末句,下片第四句、末句首字為領字。另有一百零四字體。此詞又名《拜星月慢》。本調始于周邦彥詞。唐教坊曲有《拜星月》,由民間拜星月習俗而產生。
上片(十句)
下片(八句)
【詞人·詞例】
北宋 周邦彥 (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 (今浙江杭州) 人。詞大家,集宋詞之大成者。曾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徽宗時,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自制許多新詞調。詞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雅。其長調尤精。其對詞之句法、章法、音律和煉字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規范,使詞之法度更為井然,有門徑可依,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稱“詞家之冠”。值得一提的是,以周邦彥為領袖的大晟詞人,如晁端禮、萬俟詠、晁沖之、田為、徐伸、江漢等,由于他們的共同努力,鑄就了宋詞特殊的文學地位。有《清真集》。詞存一百八十六首。
注: 一、本詞例押山部“山” “天” 韻。
二、①眄視:斜著眼看。眄,音“miàn”。
上一篇:《拂霓裳》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
下一篇:《搗練子》詞牌|格律|詞趣|詞譜|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