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研究· 現當代: 《詩經》研究的新紀元·燕饗詩
周代是個以小農生產為主要生存方式的農業宗法社會。家族血緣關系是維系社會的重要紐帶,家族血緣上無法更易的,親疏遠近決定了人們社會地位的尊卑貴賤,血緣情感把周人的家庭、社會協調得自然和諧,使周人習慣于在充溢著和諧親切的家庭氣氛中交流感情,解決糾紛。適應著這種農業宗法等級制社會的政治需要,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禮制。周代的禮制極為寬泛,它既包括個人倫理道德修養、行為方式的準則規范,又包括國家政治的典章制度。據《周禮》記載,當時把禮劃分為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大類,統稱為五禮。吉禮是用于祭祀的禮儀,兇禮是用于喪葬的禮儀,軍禮是用于軍事的禮儀,賓禮是用于朝聘會盟的禮儀,嘉禮是用于融合人際關系、溝通感情、聯絡友誼的禮儀。嘉禮的內容比較復雜,包括婚禮、冠禮、饗燕、立儲、賓射等禮儀。燕饗詩則是直接反映嘉禮中饗禮、燕 (宴)禮等禮儀活動的詩,故也有人稱之為禮儀詩或宴飲詩。稱之“禮儀詩”有失寬泛,因為燕饗只是禮儀中的一部分;稱之“宴飲詩”又容易與一般的宴樂飲酒相混淆,故還是稱之為燕饗詩為好,以表示它們是反映燕饗禮儀的詩歌。根據它們反映的不同禮儀內容,又可分為饗禮詩、燕禮詩、鄉飲酒禮等。
饗禮是周天子在太廟舉行的一種象征性的宴會。饗禮以太牢招待賓客,規模盛大,但并不真吃真喝,獻酒爵數也有一定限制。燕饗詩中有幾首反映饗禮活動的詩,如《小雅》中的《鹿鳴》、《彤弓》、《桑扈》、《魚藻》及《大雅·泂酌》等。
燕禮應用最廣,燕禮在主賓獻酒行禮后便可開懷暢飲,至醉方休。燕饗詩反映燕禮活動的最多,如《小雅》中的 《南有嘉魚》、《賓之初筵》、《湛露》、《魚麗》等。
鄉飲酒禮多指諸侯鄉大夫的宴飲之禮及周王室的族宴。反映鄉飲酒禮活動的詩有 《小雅》 中的《常棣》、《伐木》、《頍弁》等。
周人逢時遇事必有燕饗,所以在反映不同內容的詩歌中也記錄了燕饗活動。這些詩雖然也反映了燕饗的場面和禮儀,也是研究燕饗之禮的重要史料,但由于詩歌內容各有側重,它們與單純描寫燕饗的詩歌畢竟不同,故不屬于燕饗詩。
燕饗詩是周代禮樂文化的直接產物。燕饗禮只是手段,鞏固政權才是根本目的。燕饗詩的寫作目的也并非單純表現歡聚宴飲的活動場面,而是用詩歌的形式告訴人們要遵循燕饗禮儀,重在突出燕饗禮聯絡情誼、鞏固統治的政治功利作用。
《詩經》燕饗詩是世界文學史中唯一單純反映古代燕饗禮儀活動的一組詩歌,在人類文化學上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獨特的審美價值。
上一篇:詩經研究·先秦:《詩經》的應用與研究·溫柔敦厚
下一篇:詩經研究·《詩經》的采集與編定·獻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