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阿波里奈爾·多病的秋天》經典詩文賞析
多病的受人膜拜的秋天
當玫瑰花園里吹起狂風
果園里飄著雪花的時候
你就死去了
可憐的秋天
你的死亡迎來了一片茫茫的白色
和熟透了的豐碩的果實
在天空深處
巨鷹翱翔
俯瞰披著綠發的矮小而天真的水神
她們是從未和愛情見過面的
在遙遠的森林的邊緣上
有群鹿的哀鳴
我是多么愛你呵節候
我是多么愛你那聲音
你那無需采摘而自動墜落的果子
呻吟著的風呻吟著的樹
在秋天一滴一滴滴盡它們所有的淚珠
踐踏著的
樹葉
滾動在鐵軌上的
車輪
流逝的
生命
(聞家駟 譯)
晨昏春秋與人生文學、 人類情思與四時物色之間有著對應的關系,這是中外詩歌共有的現象。 中國古代文人認為秋天“天高氣清, 陰沉之志遠” (《文心雕龍·物色篇》) 。阿波里奈爾筆下的秋天卻是悲劇和挽歌的基型。
秋天象征著死亡、 衰落。 詩人描寫的秋天就是這樣一幅凄清、 陰郁的景象:狂虐的秋風摧殘著玫瑰,秋天很快就要在飄落的雪花中死去;在高高的秋空, 鷹在翱翔, 俯視有著不祥之兆的披著綠發的 “水神”;以及哀鳴的鹿, 呻吟的風, 呻吟的樹, 飄零的淚,被踐踏的落葉……。詩人表現了矛盾的心境: 一方面,他“膜拜” 這渾圓的象征著死亡的秋天, 贊美它“熟透了的豐碩的果實”, 唱著死亡的頌歌; 一方面又悼惜著秋的死亡、 生命的流逝, 唱著動人心魄的挽歌。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對秋天的“豐碩果實”的贊美并不能被理解為他表現了對生活的熱愛, 相反, 它美化了死亡。
詩中寫的全是自然景色, 表現的卻是詩人陰郁的現實生活、 苦悶的精神狀態。 從中我們可以窺見西方象征主義詩人的精神面貌: 當他們的生活意志受到挫阻的時候, 他們便厭倦現實生活, 從而返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 以殘酷的真實去體驗孤獨、 幻滅、 死亡。我們可以詛咒現實生活的冷酷無情, 卻不應該責備詩人表現了他真實的體驗。 由于這首詩是詩人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 所以顯得渾然天成, 如天籟之響, 正是“話到滄桑句便工”。
詩人把象征主義手法和傳統詩歌的抒情格調揉合在一起。 象征手法的運用使詩的情味變得更豐富和含蓄。詩人在運用象征手法的同時,也偶爾直抒胸臆; 在尋找客觀對應物的同時, 也不回避直說。 如“我是多么愛你呵節候”, “流逝的生命”等都是直說的句子。象征與直說交錯,限制了象征體的過分隨意性,使詩蘊藉而不晦澀。此外, 詩人還運用特殊的詩句排列形式,給人以視覺的效果,造成特定的意境。如最后六行的排列,就是為了突出這三個意象:遭踐踏的落葉、滾動的車輪、流逝的生命。這三個意象相互疊加和映照,相互激活和豐富,給讀者以更大的聯想空間。尤其是“滾動在鐵軌上的/車輪”和“流逝的/生命”并列,賦予了本來抽象的“生命”以具體的視覺形象。
這首詩寫于詩人創作早期的所謂“萊茵時代”。生活的困頓,失戀的打擊,使他敏感、纖弱的心靈受到很重的創傷,產生了深刻的幻滅感。這首詩就是這種幻滅感的表現,因此帶有濃厚的悲觀色彩。
(胡興)
上一篇:〔美國〕克蘭《外婆的情書》賞析
下一篇:〔蘇聯〕馬雅可夫斯基《夜》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