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一個愛情故事》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美國】 辛 格
辛格1904年出生在沙俄統治下的波蘭拉齊米恩,父親是猶太教的拉比。他從小受正統的猶太教育,學習希伯來文和意第緒文。從15歲起,辛格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起初他用希伯來文寫作,兩年后便改用意第緒文寫作至今。他的許多作品由他和他的朋友譯成英文。1935年遷居美國,定居紐約,成為自由撰稿人。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獲。
《冤家,一個愛情故事》(1972)是他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揭露了納粹的暴行,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流亡到紐約的歐洲難民的真實生活,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陷于愛情和宗教旋渦中的猶太人形象。風格簡單純樸,文筆輕松幽默。
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幢公寓大樓的某間屋里,赫爾曼·布羅德睡醒了。她的妻子雅德維珈出現在門口。
雅德維珈和赫爾曼一起在德國的難民營里生活過一年多,后來在美國又一起生活了3年,可是這個波蘭婦人還保持著波蘭農村姑娘那種陌生和羞怯。她在赫爾曼面前的一舉一動就好像他們仍在波蘭的齊甫凱夫,她仍然是他父親的傭人似的。赫爾曼全家都已在大屠殺中喪生,他之所以還活著,那是因為雅德維珈曾冒著生命危險,把他藏在她家鄉村莊的一個草料棚里。整整三年內,赫爾曼全靠她生活。1945年解放后,他和雅德維珈一起到了德國,進了難民營。在他獲準去美國時,出于報恩,他和雅德維珈按世俗禮儀結了婚。
赫爾曼在家的日子,總是和雅德維珈一道玩。這時,她會感到無比滿足。赫爾曼靠四處推銷書籍為生,他每次出門,都忘不了打電話給她,有時還在電話里唱一支她喜歡的歌。但赫爾曼始終采取措施不使雅德維珈懷孕。他認為自己的孩子已被納粹打死,他無權再擁有孩子了。他甚至對雅德維珈一直想皈依猶太教也不贊成。
今天,赫爾曼說他要去費城推銷書,雅德維珈為他出門作好精心的準備。實際上,赫爾曼并沒有去費城,而是去米爾頓·蘭珀特拉比那兒上班。他在替這位富裕而又忙碌的拉比寫書、文章和演講稿。
赫爾曼每次假裝去推銷書籍,都在瑪莎那兒過夜。瑪莎在猶太人居住地區和集中營里生活過幾年,現在她在一家自助餐廳當出納員。
赫爾曼離開拉比的辦公室,來到了瑪莎家,他們邊吃邊聊。這時瑪莎的母親從另一間房中走出。她曾是頗有魅力的女人,但集中營和疾病把她毀了。她時常哀悼她那已死去的丈夫、雙親、兄弟姐妹們。這會兒,她又嘮叨起來。母女倆禁不住又爭執不停,仿佛神經不正常似的。如今兩人相依為命時,是既互相熱愛,又無休止地相互埋怨。因為她們還總忘不掉1939年開始的那場恐怖。
順便提一下: 赫爾曼是獨子,出生于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個現代拉比,母親則希望他當個醫生,但他違背了雙親意愿,選擇了哲學專業,并與積極參加過左翼運動的猶太姑娘塔瑪拉結了婚。可是婚后雙方因為信仰不同,關系一向不好,后來就分居了,再后來,據說塔瑪拉被納粹殺害了。
一天,赫爾曼瀏覽報紙時,發現前妻塔瑪拉的叔叔登報找他。赫爾曼情緒沮喪極了,但他還是和塔瑪拉的叔叔通了電話,原來塔瑪拉還活著,正在她叔叔家。
赫爾曼昏沉沉地趕到那兒,塔瑪拉就坐在眼前。原來塔瑪拉中彈后并沒有死,她逃到一個異教徒家中,后來她去了俄國,現在她的臀部還留有一顆子彈呢。
塔瑪拉似乎顯得很沉靜。當她得知女傭人雅德維珈取代她時,她對赫爾曼的報恩方式感到很可笑,更對他絲毫不問問孩子的情況而憤慨。她滔滔不絕地講起了她那段不尋常的、充滿著艱辛的日子。她說,總之她需要愛情。
赫爾曼告別了塔瑪拉,他給瑪莎掛電話,只說他的一個遠房親戚來了,接著又給雅德維珈打電話,聲稱自己一時不能回家,然后就上瑪莎這兒來了。一路上,他憂心忡忡,他犯了重婚罪,而且還有個情婦。若被人發現,他可能會被逮捕,并被遣送回波蘭。
瑪莎當然對赫爾曼那位遠親表示懷疑,但她一時卻不想打電話去詢問。她眼下關注的是赫爾曼能否陪她到效外度假。
事情好像進展得還順利,可是赫爾曼老擔心瑪莎早已和塔瑪拉通了電話。他又一次去見塔瑪拉,他倆很快敘起了舊情。塔瑪拉對雅德維珈不想要孩子總弄不明白,赫爾曼也談起了瑪莎,希望塔瑪拉不要道破真相,否則,他會完蛋的。
赫爾曼與瑪莎照例到郊外度假。這次旅行,他們玩得很快活,當然彼此還少不了喋喋不休的爭吵。瑪莎堅持要赫爾曼和雅德維珈離婚,然后再和她按猶太教儀式結婚。赫爾曼不忍心拋棄孤獨而無依無靠的雅德維珈。但已懷孕的瑪莎還是固執己見,她愿意找一位在沒有結婚證書的情況下,肯主持婚禮的拉比;她允許赫爾曼一周去跟雅德維珈過一天;她主張婚后把婚約燒掉,這樣,即使日后出現了什么麻煩,誰也不能證明他倆是夫妻。赫爾曼無法擺脫感情的糾纏,加上瑪莎的最后通牒,他終于答應了。瑪莎自己也著手和早已分居的丈夫離婚。
轉眼到了新年。赫爾曼跟雅德維珈在一起僅呆了幾天,他對瑪莎也撒了謊,然后他來到塔瑪拉租住的平房里。這一次他們又推心置腹地交談著,當塔瑪拉獲悉已有身孕的瑪莎將和赫爾曼結婚的消息后,她勸說他盡快擺脫雅德維珈,可是赫爾曼做不到。
赫爾曼在瑪莎家度過贖罪節后才回到雅德維珈身邊。雅德維珈和鄰居已經很熟了,她也開始一個勁地發泄對赫爾曼的怨恨了。晚上,她悄悄地說:“我要成為猶太人,我要生個猶太孩子。”
下了一整夜的雪。這一陣赫爾曼老失眠。在一位拉比的主持下,他和瑪莎終于又結婚了。根據推算,瑪莎已有六個月的身孕了。而雅德維珈也懷孕了,她堅持要生下孩子。可是,赫爾曼和她的關系又出現了裂痕。在這節骨眼兒,瑪莎又病了,原來連她自己也未發覺,她根本沒有懷孕。
又下雪了,塔瑪拉突然拜訪赫爾曼,這使一度蒙在鼓里的雅德維珈大吃一驚。她以為塔瑪拉是要搶回赫爾曼的,這樣她只有回波蘭去。塔瑪拉解除了誤會,表示愿意和他們做朋友。
第二天,瑪莎沒去上班。為赴蘭珀特拉比家的晚宴,她認真準備著。晚宴上,瑪莎果然以自己雅致的風度和漂亮的容貌壓倒了其他女人。然而赫爾曼頭痛的不是這一點,而是由于不知內情的兩位鄰居滔滔不絕的敘述,使瑪莎得知塔瑪拉還活著,并住在赫爾曼家附近。瑪莎生氣地和他分手了。
赫爾曼跌跌撞撞地在街上走著,現在他無家可歸。沒辦法,他只好和惟一沒與他鬧翻的塔瑪拉取得聯系。塔瑪拉認為赫爾曼目前是無法實行自我拯救的,她決心幫助他擺脫困境。她先和赫爾曼以堂兄妹相稱,接著為雅德維珈在醫院訂了一個床位,還每天用波蘭語跟她通電話。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她說服了叔叔將書店交給赫爾曼經營。這期間,赫爾曼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宿命論者,但他的思緒通常不能自已地轉到瑪莎身上。瑪莎自那次分手后,就和她母親住在新澤西拉比的療養院里。有天夜里,瑪莎打電話要求赫爾曼和她一起出走。赫爾曼無法從情欲的誘惑中解脫出來,猶豫一陣后,終于決定遺棄將要分娩的雅德維珈,和瑪莎出走。
天有不測風云。臨行前,瑪莎的家被盜了。就在瑪莎外出取衣時,她的母親因為昏倒在出租車里,被人送回來了。在送往醫院的路上,老人就去世了。由于瑪莎和她母親不屬于任何組織和猶太會堂,葬禮的一切費用都得自己掏錢。而家被盜了,一時又找不到蘭珀特拉比,赫爾曼也無能為力,絕望的瑪莎只好自殺,赫爾曼也只身出走了。
蘭珀特拉比支付了一切費用。后來雅德維珈生了個女兒,取名叫瑪莎。塔瑪拉也永久地接管了她叔叔那套公寓和書店,而且安排了雅德維珈和孩子搬來與她同住。一天,蘭珀特拉比向塔瑪拉求婚,她回答道:“也許,在另一世界——跟赫爾曼。”
上一篇:《克里斯汀》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包法利夫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