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英國〕阿爾丁頓
煙囪,一排接著一排,
劃破清澈的天空;
月亮,
一片破紗裹著她的腰
在煙囪叢中搔首弄姿,
一個笨拙的維納斯——
這里,在廚房的洗滌格上,
我肆無忌憚地望著她。
(裘小龍譯,選自《意象派詩選》)
【賞析】
阿爾丁頓(1892—1962)的這首詩是對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控訴。它選取了“煙囪”這一典型代表了資本主義大工業(yè)文明的物象,通過描寫煙囪對清澈的天空和明媚的月亮的污染,來實現(xiàn)對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整體批判。這首詩的每一個意象都極為新奇、別致,并且都帶有強烈的意味?!盁焽?,一排接著一排”,寫出了資本主義大工業(yè)生產(chǎn)的實際;林立的煙囪“劃破清澈的天空”,使生存空間變得狹窄、擁擠;而月亮這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被黑煙濃霧所纏繞,有如“一片破紗”裹腰的“笨拙的維納斯”。一切都在惡化,丑惡都在蔓延,但是,“這里,在廚房的洗滌格上,/我肆無忌憚地望著她”。這結尾的兩句表明,可怕的并不是被污染的環(huán)境和自然,而是被異化的人心。維納斯雖然變得笨拙,但無數(shù)充滿欲望的目光依然在追逐她。因此,這兩句的潛臺詞即是:“廚房的洗滌格雖然能洗滌外在的骯臟,但人欲橫流的內(nèi)心卻是再也無法干凈清潔?!焙苊黠@,詩人在這貌似玩世不恭的抒寫中,隱含的是沉痛的內(nèi)心和喚起人們揚棄異化的熱望。
(聶雄前)
上一篇:〔英國〕艾米莉·勃朗特《太陽落下去了》詩詞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