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賴特·女的對男的說》經典詩文賞析
夜間的沒有眼睛的勞動者,
我身上無私、無形的種子,
為了它復活的日子而成長——
沉默,迅速,深深地隱藏,
預見著沒有想象過的光明。
這不是有孩子面孔的孩子;
還沒有名字來將它稱呼:
但你和我已經很熟悉它。
這是我們的獵人和獵物,
躺在我們懷抱里的第三者。
這是你手臂所知道的力量,
這是我胸部肌肉的弧線,
這是我們的眼睛的水晶珠。
這是血液的瘋狂的樹子,
它長出復雜而含苞的玫瑰。
這是創造者和被創造者;
這是問題和回答;這是
頂撞著黑暗的盲目的頭顱;
這是刀口上強烈的閃光。
哦,抱著我, 因為我害怕。
(鄒絳 譯)
《女的對男的說》是賴特同名詩集中的一首詩,它被排在詩集的篇首。
這首詩從一個婦女的角度談到了對愛特別是性愛的體驗。按賴特對筆者的說法,這首詩“在澳大利亞也被認為是離譜的”①,但作者有意沖破“讓婦女說出她們的心聲會被認為是大逆不道”②的這種樊籬, 因而寫下了這首名詩。
這首詩既寫了個人,又不完全帶個人色彩,既激動人心,又令人沉思。
詩中的人物不是“朱迪絲·賴特”,而是普遍化了的“婦女”;她所與之說話的戀人也不是賴特的丈夫, 而是普遍化了的“男人”。
盡管詩的匿名性、普遍化和抽象性顯而易見,但最后一行主人公叫出的害怕卻使這首詩強烈地變得個人和直接化了。然而要省略或另外用什么換掉這一行卻會毀掉這首詩的效果。
不少喜愛這首詩的人發覺難以說出他們為什么喜歡這首詩。這是一首超越客觀現實世界的理性和邏輯表達領域的詩,它將洞察力帶入了在宇宙這個構架內的性愛的神秘世界中。這種洞察力通過反論、矛盾心理、象征和節奏表達出來。評論家們注意到, 詩中那急浪式的節奏喚起人們對性交的某些聯想; 而那種急促的、似乎上氣不接下氣的重復“這是……”, “這是……”將詩歌推向高潮——類似性交的高潮。③
在這首詩中, 朱迪絲·賴特創造出了一種神圣的氣氛, 這種氣氛在表現她那種超越感知力和智力分析的現實秩序方面是頗為重要的。她的手段是用一些傳統的象征, 這些象征有:隱秘的暗示,創造力,愛情,精神上的再生——黑暗和光明; 盲瞎與明目; 無形與有形, 等等。
詩中也用了大量的與性及性愛有關的象征,如“沒有眼睛的勞動者”, 既指戀愛的盲目, 又指某種性的本能的活動; 其余類似的還有“無形的種子”、 “血液的瘋狂的樹子”、“頂撞著黑暗的盲目頭顱”等等。這些象征,往往包括多層意思和具有某種復雜性。
(唐正秋)
上一篇:〔智利〕聶魯達《女王》賞析
下一篇:〔英國〕拜倫《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