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當月亮的光輝
瀉下到森林里面,
含有菩提樹香的香氣
飄進涼風之中,
我就不由想起愛友們的
墳墓,我看到林中
只是一片朦朧,聞不到
花香向我飄來。
哦,死者們,我曾跟你們共同欣賞!
那時,我們周圍飄著涼風和花香,
你被月光照得多么美麗,
你,哦,美麗的大自然!
(錢春綺譯)
【賞析】
《夏夜》是克洛卜施托克創(chuàng)作成熟時期的佳作,寫于1766年,優(yōu)雅自然,富有韻味,不愧為德國古典主義詩歌的上乘之作。第一詩節(jié),詩人描繪了某個夏日夜晚的美麗景色。那是一個月明之夜,月亮的光輝照射到整個森林。身處夏日夜晚的森林里,詩人調動身體的一切感官: 視覺、嗅覺、觸覺,去感知自然。森林里的菩提樹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還有拂面而來的夏日夜晚的涼風。在詩人的筆下,菩提樹的香氣“含在”了月光中,而月光又“飄進”了森林的涼風里,頗具詩情畫意。第二詩節(jié),在這樣的夏夜,詩人“不由想起愛友們的/墳墓”。“愛友們”中應該就有他深愛的,可已經離開他而去八年之久的妻子梅塔·摩勒斯。于是,詩人的心情不再明朗。他的眼前“只是一片朦朧”,也許是淚水模糊了詩人的眼睛,使得先前的美景在詩人眼前消失了,他的嗅覺也變得不再靈敏,再也聞不到“花香向我飄來”。第三詩節(jié),詩人開始回憶,回憶他的愛友們還在世時,和他們“共同欣賞”夏夜美景的情形。詩人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周圍飄著涼風和花香”。可見,詩人和他們一起度過的時光十分美好,十分難忘。最后兩句,詩人寫道:“你被月光照得多么美麗,/你,哦,美麗的大自然!”這里的“你”有兩層意思。一是說自己的愛友在月光的照耀下變得更加美麗,二是認為大自然在夏夜月光的照耀下變得十分美麗。而最后一句,將“你”和“大自然”并列,一方面再次歌頌大自然的美麗,另一方面,將月光下的愛友與自然的美景融為一體,使得月光下的人成了夏夜大自然美景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有了人的加入,于是自然變得更加美麗。
(凌喆)
上一篇:《墓園挽歌(節(jié)選)·格雷》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夏爾基·納吉姆》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