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其二)·紀昀
濃似春云淡似煙,參差綠到大江邊。
斜陽流水推篷坐,翠色隨人欲上船。
富春江的山水以秀麗名滿天下,春天尤佳。這首絕句就描寫了富春江的春景。
全詩抓住了一個“翠”字,這是富春一帶最突出的特點。前兩句寫江岸之山。桐廬到富春,山連山,山疊山,一眼望去,夾岸全是青山,略無闕處。山又不甚高,也不甚險,上面長滿綠樹青藤,參差披拂,宛如翡翠鑿就的屏風。首句寫山色,比喻傳神。臨岸之山,近在目前,看上去蒼翠欲滴,色彩濃厚,拂動之姿又恰與春云的變幻相似;遠處之山被霧氣阻隔,越遠越淡,直到青煙幾痕,濃淡不一,深淺相間,就有無限嫵媚之態。富春江穿行在這蔥翠的山巒之間,像一條碧帶纏繞著灌木叢生的山根,乍一望去,仿佛一座座青山都浸在水里似的,所以詩人說“參差綠到大江邊”。景色很獨特。
后兩句寫江水。詩人采取了與前面不同的寫法,不直接寫江,而是通過乘坐的船和詩人自己間接地來描繪。推開船篷,詩人坐在了夕輝里。足下是碧如翡翠,瑩澈似鏡的富春江水,船在玉鏡上行,碎玉敲打著船舷,波光蕩漾,綠影四射。粼粼翠光躍上了船舷,一直向人的衣襟上撲來。最后一句暗用了王維《書事》中的句意:“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這樣寫,不僅富有繪畫的美感,而且令人恍如身入其境,對富春江的翠色造成生動鮮明的印象。
這首詩想像豐富,立意新巧,短短的四句話傳達出作者細膩入微的審美感受和意在象外的藝術風格。
上一篇:紀昀《富春至嚴陵山水甚佳(其一)》描寫富春江感受詩篇
下一篇:陳寶琛《感春四首(選二)》抒寫時事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