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題解】
本篇選自《彊村叢書》本《片玉集》卷四。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格律謹嚴,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今存《片玉集》。
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等。雙調,有平韻、仄韻兩體。一本調下注“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1)。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2)。人靜烏鳶自樂(3),小橋外、新綠濺濺(4)。憑欄久,黃蘆苦竹(5),擬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6),飄流瀚海(7),來寄修椽(8)。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9)。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注釋】
(1)午陰句:正午時分,陽光下的樹影,既清晰又圓正。(2)地卑二句:這里地勢低,又靠近山,空氣潮濕,衣服須常用爐煙烘熏。(3)烏鳶:烏鴉和老鷹。均為貪食之鳥。(4)新綠:綠水新漲。濺濺(jiān—):同“淺淺”,流水聲。(5)黃蘆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這句和“地卑山近”都是說自己所住的地方和白居易謫居江州時所住的地方很相似。(6)社燕:燕子于春天的社日飛來,秋天的社日歸去,故稱。社日,春秋兩次祭土神的日子。(7)翰海:沙漠。這里泛指遙遠、荒僻的地方。(8)修椽(chuán):安在屋梁上承瓦的長木條。此指燕子筑巢的地方。(9)尊:酒器。
【導讀】
上片寫足江南初夏景色,極其細密;下片即景抒情,曲折回環,章法綿密。
“風老”三句,是說鶯雛已在和風中長成,梅子亦被雨水催肥。杜牧有“風蒲燕雛老”之句,杜甫有“紅綻雨肥梅”之句,皆含風雨滋長萬物之意。兩句對仗工整,“老”字、“肥”字皆用得生動。時值中午,陽光直射,樹陰如蓋,“圓”字繪出綠樹蔥蘢的形象。“地卑”兩句承上而來,寫住地低濕而近山的特殊環境,又正值黃梅季節,使得處處濕重而衣物潮潤,爐香熏衣,需時較久,一“費”字既具體又概括,精煉異常。“人靜”句,正因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領略烏鳶逍遙情態。“自”字極靈動傳神,畫出鳥兒之無拘無束,令人生羨,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悶。“小橋”句仍寫靜境,水色澄清,水聲濺濺,說明雨多,這又與上文“地卑”、“衣潤”等相互關聯。“憑欄久”承上,意謂上述景物,均是憑欄眺望時所見。詞意至此,進一步聯系到自身。“黃蘆苦竹”,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句,點出自己的處境與被貶謫的白居易相類。
換頭“年年”,為句中韻。接下來三句自嘆身世,曲折道來。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時來,秋社時去,從漠北瀚海飄流來此,于人家屋椽之間暫時棲身,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且莫思”兩句,勸人一齊放下,開懷行樂,詞意從杜甫詩“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尊前有限杯”中化出。“憔悴”兩句,又作一轉,飄泊不定的江南倦客,雖然強抑悲懷,不思種種煩惱的身外事,但盛宴當前,絲竹紛陳,又令人難以為情而徒增傷感,這種深刻而沉痛的拙筆、重筆、大筆,正是周詞的特色。
【思考】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云:“清真詞多用唐人詩語,檃括入律,渾然天成。”結合本詞賞析清真詞的這一特點。
上一篇:《蘭陵王》詩詞原文、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